8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全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现场督查会。今年,我区计划建设塞上农民新村20个,综合整治旧村200个,改造农村危房5万户。截止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新村55个,综合整治旧村157个,改造农村危房28960户,已建成19320户,部分群众已入住。在今年的“两大工程”建设中,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自治区领导王正伟、冯炯华、李锐带领自治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全区各市县(区)领导、建设(规划、房管)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对同心、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银川、贺兰、平罗8个市县的“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房改造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观摩。 所到之处特色明显、亮点频闪。银川市金凤区在农宅建设中示范推广抗震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开工建设轻钢结构抗震新型农宅152户;石嘴山市重点对高速公路两侧、城乡接合部、交通干线两侧布局的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吴忠市对32个集中连片的旧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同心县在兴隆乡新华村危房改造中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采用上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结构;固原市结合生态移民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危房危窑改造;中卫市以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今年继续将“两大工程”列为自治区人民政府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之一,纳入自治区效能目标考核内容。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编制了《宁夏“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五年规划》、《宁夏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还根据农民需求,结合当地民族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编印了《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抗震示范农居设计图集》免费发放给农民使用,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抗震安全、经济美观、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力的新农宅。今年,我区还设计了55、68、90、110平方米四种不同户型,确定了15个轻钢结构、轻型墙体材料的抗震农居示范点,开工建设抗震农宅600多户,提高了农村住房安全标准,真正让农民住上抗震安全、节能保温、经济适用的新型农居。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督查座谈会上,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指出,解决好农民住房问题,既是着力改善民生的政治问题,也是有效拉动内需、积极应对危机的发展问题,各部门一定要丰富建设内涵,增强建设效果,再鼓干劲、再加压力、再举新措,强力打造“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示范与综合效应品牌;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两大工程建设放到沿黄城市带(群)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在相互结合中全面融合,在全面融合中稳步提升,必须把“两大工程”与搬迁地质灾害户和提高农宅抗震设防能力统筹考虑,推动我区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王正伟主席要求,“两大工程”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因地制宜,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按照新建村、改造村、特色村等不同类型,递次推进,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千村一面。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事业,使更多农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使上洁净能源。
两年来,我区共新建村庄60个,综合整治旧村435个,硬化乡村道路630公里,开工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已竣工2.6万户,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建设规模之大、财政投入之多、农民参与人数之广、建设成效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区已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示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