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把“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解决农村群众基本居住安全的着力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塞上农民新居”新村34个、农宅7435户,综合整治旧村260个、30400户,改造农村危房6.33万户;硬化乡村道路300多公里,铺设给排水管道107公里,栽植各类树木6万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万户。受益群众达45万人。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示范村,农村住房质量和抗震防灾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乡风文明。“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房改造两大工程已成为全国、全区的亮点,受到中央领导贺国强、刘云山、自治区党委张毅书记、王正伟主席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住房建设示范省区和建材下乡示范省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推进“两大工程”建设中,开拓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一是千方百计争取国家资金。2011年共争取到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27亿元,除国家预拨我区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3亿元之外,还比2010年增加1.88亿元,是近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确保了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科学规划设计。统筹编制全区村庄建设布局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特色产业,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编制了《宁夏特色农宅方案设计图集》,汇集了56种欧式、回族、现代等不同风格的建设方案和30个不同户型的设计平面图发放给群众参考。
三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制定并下发了《宁夏农村住宅抗震技术要点图解手册》和《宁夏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住房建设技术导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挂图》等,指导各地做好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了村庄规划和农宅建设水平。开展了“村校合作”活动,选派95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全区各市、县(区),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四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将“两大工程”纳入统一的建设监管体系中,实行“五统一”,严把设计关、建材关、施工关、质量关,严格执行房屋建设技术标准和抗震设防标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是探索建立了农村廉租住房制度。对无劳动能力、无自筹建房资金能力的极度贫困户,由政府统一建设农村廉租房,无偿分配给群众居住。2011年全区建成农村廉租住房3000多套,切实解决了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2011年11月21-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我区视察工作时指出,宁夏建立农村廉租住房制度,这在全国开了先河,是一大创新。
六是切实推进生态移民住房建设。把生态移民住房全部纳入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加强生态移民住房建设标准、村庄规划、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了移民住房建设质量优良、群众满意。2011年共建设生态移民住房1.6万套,劳务移民住房4117套,安排住房建设补助资金2.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