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业人员,协助自治区移民局,依次对平罗县庙庙湖、贺兰县洪广镇、灵武市狼皮子梁、青铜峡市三趟墩等21个市、县(区)的57个生态移民安置新村的规划设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现场技术指导。
此次调研重点针对以往生态移民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选址不合理、布局呆板、设施不配套、建筑造型不美观等问题,对2012年新建的生态移民安置新村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改进建议。检查组明确提出,新建生态移民安置新村的规划建设,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村庄选址。新建村庄选址要避开滑坡、泥石流、地震断裂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和盐碱地、低洼地等不利于建设的地区,尽可能利用山荒地、牧草地,不占或少占用耕地;要符合耕作距离的要求,尽可能靠近生产耕作区;要靠路近水,方便居民出行,有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稳得住,能致富。二要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灵活多样、环境协调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合理布局农宅、道路、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路网规划、建筑布局及农宅设计方面增加灵活性、多样性和可识别性,打破兵营式布局和棋盘式路网格局,增强空间美感。规模较大的村庄,应分组团进行规划设计。三要注重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从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利于管理的角度,按照村庄规模配置相应规模、数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加强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塑造乡村文明、环境优美、生活丰富的农村新貌。四要在院落的布置方面充分考虑移民在生活条件改善后对住宅进行扩建改建的要求,为今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五要保证农宅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按照造型新颖、特色鲜明、经济适用、抗震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宅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