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强力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新村21个、3447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5%;整治旧村245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22%;硬化村庄道路246.34公里,绿化植树19万多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100公里,给水管线近144公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78台。
在“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中,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各市、县(区)立足实际,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进农家”工程,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示范村,农村住房质量和抗震防灾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乡风文明。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依据各市、县(区)村庄布局规划,组织专家对各县(区)34个新村建设规划和298个旧村整治规划进行了统一审查,最终确定了21个新村建设、220个旧村整治项目,并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区),精心组织实施。
二是突出功能特色。组织设计了56种欧式、回族、现代等不同风格的农宅建设方案和30个不同户型的设计平面图,免费发放各地,指导各市县做好农村住房设计。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当地的自然特色与人文风情,因地制宜,优化民居建筑设计,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引导农民建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新农居。
三是强化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推行规划许可证和开工许可证制度,对全区1000多名农村工匠进行了技术培训,把农房改造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由建设部门实施全程监管,并选派农民代表参与全过程管理,确保了建设质量。
四是狠抓督查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观摩评比,进行排名通报,对工作力度大、成效好、认真履行职责的市、县(区)、部门、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表彰,对工作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按相关规定进行问责,确保了“塞上农民新居”建设高效有序推进。
五是强化政策引导。在对全区村镇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请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全区开展 “优美环境、洁净城乡”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对“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实行时间倒推、工期倒排,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督促各市县(区)抢抓目前施工的黄金季节,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抓好工程验收和收尾入住工作,全力打好“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攻坚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今年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