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者期待买得起新房
作为银川市的老城区,兴庆区的旧城改造任务最为艰巨。该区将利用3年到5年时间对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老旧小区的住房达47000户。在兴庆区对改造小区的入户调查中,有的小区对改造的支持率高达98%。然而,改造老旧小区的居民多为中低收入者,面对旧城改造,他们内心很纠结。一方面,这意味着他们能借旧城改造圆了新房梦。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新房的房价太高让新房梦变得遥不可及。
做足入户调查工作
“旧城改造涉及我住的小区吗?怎么改?以后我要住哪儿?”自从传出兴庆区将进行旧城改造的消息后,一时间老旧小区改造成为许多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具体怎么改,能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还得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入户调查工作。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1月至目前,兴庆区基本完成改造小区的入户调查工作。为了做好居民入户调查工作,涉及改造区域的兴庆区各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道路畅通及旧城改造指挥办公室。富宁街街道办事处下辖的20个小区都在旧城改造范围之内,需要对1925户居民进行调查。
“入户调查的目的就是倾听居民的意愿,为安置方案的制定提供真实的民意。”富宁街街道办事处道路畅通及旧城改造指挥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对方提供的入户调查表上,记者看到,一张入户调查表的项目多达28项,其中有房屋信息、家庭状况等必要信息,就连住户是否有疾病、低保的情况也要登记在内。该调查表上,拆迁安置的需求也细化到具体地点、户型、楼层、现金补偿要求的价格等。
这位负责人介绍:“登记入户调查表只是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对每一幢楼的住户信息进行汇总并做成树状分析图。这样入户调查信息就更为直观明了。”由于工作量大,富宁街街道办事处道路畅通及旧城改造指挥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社区基干加班到晚上十点已是常事。
“做梦都盼拆迁”
自强社区67号楼于1978年建成,“那时我们这幢楼可是西门凤凰杯附近第一幢建成的楼房。”该幢楼的住户刘大爷说。可是35年过去了,67号楼“老态尽显”。楼道外的小路高低不平,楼道内狭窄低暗。即便是白天,67号楼的室内都光线阴暗,还得开着灯取光。
老房子给居民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小区不通暖气,家家只好在屋里架炉子取暖,一个采暖期过去,光买煤就得花2500元钱,比在外面租房子还贵。线路老化,一用大功率的电器就跳闸,停电是常事。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渗漏严重,住房分摊水费,一吨水的价格要4.8元。
67号楼的住户曹佩华说:“冬天这屋里像冰窖,花都能冻死。有的老邻居变成了“候鸟族”,每到冬天不是在外租房就是搬到亲戚或子女家借住。”67号楼的住户“做梦都盼拆迁”。70岁的刘大爷没想到的是“有生之年,总算盼来了老房子拆迁。”他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敞亮的新房。
居民希望就近安置
根据富宁街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改造进行的入户调查,90%的居民希望就近安置。这些老旧小区的住户多是低收入及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甚至其中不少还是低保户。他们现有的住房面积多在五六十平米,如果就近安置,拆迁后建成的商品房面积增多,一旦房价太高,依他们的经济条件又无法承担。对此,大多数被访的居民心理预期接受的房屋价格要低于现在商品房的均价,最好按商品房的成本计算。
而在采访中,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有不少住户的房子属于公租房。因为错过了房改,他们不具备现居住房屋的产权。但是,这些住户多为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在自强社区,88%的住户为出租房住户。能借旧房改造实现房改、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是这些出租房住户们的心愿。自强社区,80岁的杨菊莲现在所住的房子就是公租房。她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房改要掏钱,今后买新房新增面积又要掏钱,旧房改造的安置方案中能否适当考虑我们这些公租房住户的经济条件。”
本报记者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