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替我干活哩!”
“我不是替你干活,我要亲自测定保洁工作定额。”
3月27日12时10分,市区鼓楼东街与文昌南街交会处,在下班高峰期的人流车流中,市长徐力群从保洁员严淑英手中接过保洁工具,一边捡垃圾,一边与严淑英交谈。
徐力群左手提着垃圾筐,右手拿着垃圾钳,捡起行人随手丢弃的垃圾。至12时25分,街道西侧的垃圾被徐力群全部捡到了垃圾车里。12时25分至12时32分,徐力群又原路返回,耐心寻找被遗落的垃圾。12时32分至12时35分,徐力群再次返回,街道已经没有一块垃圾。
“我刚才用了25分钟,对街道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保洁,你有什么想法?”“我们保洁员捡得慢,不够仔细,临街商铺门前‘五包’规定没有执行好。”
“其实每天12时到15时,是街道垃圾最多的时段,这个时段真正干半小时,全天其他时段只需骑着垃圾车去寻找垃圾。”
徐力群用自己的实践体会为市区卫生保洁定下“硬杠杠”:每平方米尘土不得超过5克;每个责任区内不得出现一次地表垃圾超过5分钟的现象。
一同前来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汉宝介绍,为打造“美丽中卫”,去年,徐力群市长亲自起草了《中卫市环境卫生深度保洁管理办法》等;参考香港环卫工制服,为所有保洁员换上了“洋气”的新服装;购买了8辆洗扫车、6辆干扫车、5辆人行道清扫车;提高了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
“市长来捡我摊前的垃圾,这是在打我的脸呢,我一定会按照门前‘五包’的要求,搞好店门前的卫生。”小孙蔬菜水果店老板王凤娟悄悄告诉记者。
记者 谢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