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上中旬,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2013年,自治区共下达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重点项目157个、年度计划投资95.36亿元。其中,城市道路交通及供水设施建设项目27个,计划投资15.94亿元;城市污水处理和供热节能改造项目26个,计划投资9.3亿元;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计划投资17.98亿元;城市园林景观和市容环卫设施项目33个,计划投资9.64亿元;标志性建筑和小城镇建设项目37个,计划投资26.26亿元;生态旅游和产业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计划投资16.24亿元。
项目下达以来,各市、县(区)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抓好开工建设。截止5月上旬,已开工项目104个,开工率66%;完成投资17.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8.06%(各市县区开工率及投资完成情况见附表)。项目开工总体情况良好。未开工项目正在抓紧进行规划设计、图纸审查、招投标、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大多数计划于5月底前开工建设。
在项目推进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规划设计。宁南各市、县(区)城市总体规划已全部修编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为大县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普遍建立了重大项目规划设计专家和领导分级审查制度,层层把关,严格审核,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保持了城市设计风格的统一性。二是坚持以产兴城。每个市、县(区)至少规划建设了一个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入园企业逐步增多,依托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产兴城、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三是注重生态建设。在加快大县城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同心、彭阳、西吉、隆德等县大力整治清水河、葫芦河、茹河、渝河城市过境段的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优化城市整体环境,营造各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存在的问题
从督查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项目建设中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由于今年大县城建设任务量明显增加,项目总数比上年增加了18%,总投资比上年增加了95%,年度计划投资比上年增加了55%,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现有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缺口大,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项目还未开工,已开工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完成投资量少,资金缺口大。二是一些项目征地拆迁难度大,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周期长,建设用地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项目开工和大县城建设进度,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上尤为突出。三是受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降低,一些商业开发项目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展较为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要加快项目进度。宁南各市、县(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未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已开工项目要倒排工期,抓好施工组织,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加大项目前期协调力度,加快工作进展,压缩前期工作时间,腾出有限时间用于工程建设。6月底前,所有大县城项目要全部开工建设。
二要抓好工程质量。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把规划设计、施工招标、材料采购、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技术标准,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把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每一项工程都建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三要落实项目资金。宁南各市、县(区)要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加大市场融资和银行贷款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支持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用好现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有限资金用于最需要建设、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
四要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房地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发展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