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银川8月28日电 (记者 于 瑶)走进直径2.2米高的地下主管道内,记者来到一个正在灌注泵坑底座的泵站,在距地面以下约12米深、有2万立方米雨水容量的方坑内,架构着纵横交错的钢筋,方坑周围是用混凝土砌的护坡墙,防止滑坡发生。这是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为了防止城市内涝,进行排污管网和相关设施建设的一部分。
近年来,大武口区采取了在重点地段建设雨水收集点等临时性措施,但无法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此,大武口区计划从今年起至2015年,投资1.5亿元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实施“城市雨水收集处理、排污管网改造、泄洪沟渠治理”三大工程,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雨、污、洪”三大“病灶”。
为缓解财政压力,大武口区计划分3年实施老城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其中,今年实施地势最低洼、人口最密集地段的地下排水管网改造,敷设雨水收集管道10公里,建设雨水提升泵站1座。目前,两个主要路段已完工,完成投资2400万元。
不仅如此,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大武口区还实施了雨水收集系统,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达到变害为宝的效果。大武口区住房保障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杨惠敏说,雨水对干旱地区来说非常宝贵,大武口区利用街路的收集系统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沉淀池自然沉淀,不排入黄河,而是注入城市边缘的湖泊湿地,进行二次利用。一方面保证城市绿化用水,另一方面用于景观水系用水,美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