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石嘴山市惠农区黄金水岸保障房小区,80岁的“老棚户”高运平喜迁新居。截至当天,该区已有3.2万户10万多名“老棚户”搬进新居。
50年前,高运平从河北来到原石嘴山钢铁厂,参与煤城建设。从满头黑发到白发苍苍,他生活的这座城市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7个采煤沉陷大坑里散布有裂缝的房屋;棚户区里的老工人们仍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平房里,下水不通,暖气不热。
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曾占该区总人口的35%。2005年起,该区决定把挤住在采煤沉陷区,以及工业园区周边的“老棚户”全部搬迁出来,帮他们实现宜居梦。该区将棚户区改造项目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从选址到单体设计、配套设施等,都按精品打造。
惠农区年财政收入1.8亿元左右。近年来,他们撬动各方资金近30亿元用于保障房建设,先后实施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煤矿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拆迁改造等项目,已建成保障性住房256万平方米3.2万套。“保障房每平方米建设成本为1800元,以每平方米1200元优惠价出售,中间差价由政府埋单,尽最大努力惠及棚户区居民。”昨天,惠农区建设局负责人说。(记者 时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