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源镇街道是通往六盘山景区的必经之路,记者昨天在这里看到,街道上几乎没有一片废纸。“镇上的保洁员增加了,又有综合执法大队管理,街道比以前干净多了。”保洁员于有有说。泾源县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建立起有人清扫、有人监督、有人管理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逐步引导城乡群众形成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杜绝“破窗效应”。
今年,泾源县组建起一支遍布乡村的保洁队伍,557名保洁员对各自所在乡村的道路划片清扫,并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补助。在城区,则筹资720万元购置设备,实现人工清扫与现代化机械清扫相结合。
记者见到兴盛乡乡长糟学海时,他正带着乡里的卫生监督小组在下金村检查。下金村路面干净、群众屋内院外整洁,被监督小组给予“清洁”评价。“看到路那么干净,村里人也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下金村保洁员雒三喜说。雒三喜刚上任时,每天能清扫出十几车生活垃圾,现在的垃圾则以尘土和落叶为主。“我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制度,逐渐督促群众改变陋习,使爱护环境成为群众的习惯。”泾源县城建局负责人说。
在县城与主要乡镇,泾源县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重点解决乱搭乱建、门前“三包”不落实、乱停乱放等问题。同时,还投资1.39亿元对城区街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建成小公园小广场,形成“五园三场一山一水”的园林景观体系。
经过治理,泾源城乡群众更加爱护自己的城市、珍惜周围的环境,一个居民素质与外部环境同旅游城市形象相匹配的花园县城,正在南部山区崛起。
(记者 周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