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巍峨高耸的六盘山,气势雄伟的贺兰山,雄浑的黄河,多情的大漠,灵秀的乡村,勤劳善良的宁夏人民,组合成一幅美丽宁夏的画卷。
“城市乡村都要靓”“由内到外都要美”,连日来,“美丽”一词成为参加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保护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建设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塑造美丽心灵,共创美丽生活……美丽宁夏建设的新篇章,诗意般启程。
守望母亲河旧日的容颜
吴新雄代表从小在西吉县吉强镇上堡村葫芦河边长大。吴新雄说,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河边碧树成行,河水清澈见底;冬天,河水结冰,大雁栖息,家乡是美丽和诗意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葫芦河畔一些人为了追求温饱毁林开荒,伐木造田。那个年代,葫芦河常年有水,西吉人曾以为缺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1992年,葫芦河断流,梦魇来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葫芦河边的群众不得不为破坏生态的行为付出代价。
葫芦河断流多年,像一道巨大的伤口撕裂在西吉大地,凄凉且狰狞。“再回到故乡,看到葫芦河,河两边光秃秃的,心里不好受。”吴新雄说着,眼眶湿润了。
西吉人民将月亮山看作母亲山,葫芦河当作母亲河,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西吉县的森林覆盖率只有8.8%,昔日的青山绿水早已不复存在。“要像保护母亲一样保护母亲山、母亲河,找回母亲昔日的容颜。”2013年年初,西吉县启动生态修复工程,短短一年的时间,在月亮山播绿10万亩。让吴新雄兴奋的是,今年秋季,海拔2600多米的月亮山上,有六条小溪重新出现了潺潺的清流。冬日的早晨,月亮山山顶开始出现浓霜。“山上种了很多云杉、松柏等常青树,这些树木能将浓霜吸附过来,结成冰融化之后就能变成水。西吉县规划用3至5年的时间绿化74万亩荒山,让月亮山变成绿岛。”
美丽宁夏,既养眼、又养心
“城市和人一样,说她漂亮,是看上去养眼;说她美丽,则是感觉上养心。”谈起建设美丽宁夏,徐军代表认为,“美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说城市美丽,不仅仅是种了多少树,绿了多少林,而是要看城市的综合素养。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坚持“生态立区”战略,连续4年每年投资过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治理,红寺堡区已经由曾经那个“风吹石头跑”的半荒漠地带变成了如今绿树环绕的“沙漠绿洲”。在参与植树造林、再建家园的过程中,红寺堡区的移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很多村子,老百姓爱护房前屋后的树木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保护生态已经成为融入血液的自觉行为。
来自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的基层代表马贵斌认为,建设美丽宁夏不仅城市要美丽,居民素质也要“美”,城市和乡村都应该具备涵养、滋润一方百姓的正能量,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县城、每一个宁夏人“美了”,“美丽宁夏”也就梦想成真了。
内外兼修,让美丽内涵更丰富
过去的一年,很难再见到中卫市街头有乱抛乱撒的现象,脏乱差的街区一去不复返,还有人常常在用刷子刷起几乎每一粒灰尘,然后放进天平称量。这是中卫“以克论净”的成功经验送给美丽宁夏的一份礼物。从今年起,我区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推广“以克论净、深度保洁”的中卫模式,逐步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精细化,努力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美丽宁夏需要的要素很多,有了美丽街区、美丽乡村、美丽城市,才会有美丽的宁夏山川,才会有美丽大环境,而这只是第一步,持续下去的内外兼修之美才是最终目标。”徐力群代表说,中卫的“以克论净”核心是精细化管理,这是美丽宁夏的一部分,按照操作流程并不难做。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比如要建立绿化和市场双重机制,让宁夏三分之一的土地披上绿装,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美化家园的行列中,由外而内,内外兼修,既要有生态环境的美,又要有人自律自觉、修正内心和行为的美,让美丽宁夏的内涵更丰富。
宁可步子慢一点,也要守住好环境
2013年7月,清华大学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和研究生短期挂职锻炼支队的27名博士,首次踏上石嘴山市这片宁夏老工业基地时,他们被眼前这座美丽的城市惊呆了。“2013年,石嘴山市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彭友东代表告诉记者,从一个污染严重、缺林少绿的城市到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石嘴山付出了太多的艰辛。“我们会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守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宁夏最大的优势。”
何占福代表是一位国画家,生活在石嘴山市的他深深感觉到了家乡的生态变化。何占福说,以前说到美丽这个话题,总觉得把环境搞好,多种几棵树,马路扫干净,房子建漂亮,这就是美丽了。但是,我认为眼下的美丽宁夏绝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更深层次来看,应该是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类因素,都能和谐发展,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才是“美丽”的真谛。
“我们和美丽有个约定”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也是一个地区长远发展的最大资本。银川市2013年年初打响了建设“美丽银川”的战役,开展了洁净乡村、蓝天工程、争创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文明细节行动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自去年6月以来,空气质量25次进入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10位。
2014年,银川市和“美丽乡村”有个约定——建设掌政、闽宁、良田等特色城乡居民聚居区,推进绿色中心村试点工作,防止城镇建设中“摊大饼”“简单复制”等现象。王玮代表说,银川市将按照城市公园、景观公园的标准,对全市范围内沟渠进行综合整治,利用城市新增空地、重要节点,建设绿色“小微公园”,擦亮空气质量西部最优的“金字招牌”,塑造“美丽心灵”,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记者 李东梅 马晓芳 徐佳敏 吴宏林 郑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