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滨河新区,大银川的中国梦

发布人: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银川城区面积扩大到165平方公里,用了60余年。

30年之内,银川河东27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座未来之城将昂然崛起,九曲黄河宛如一条流金淌银的缎带,承载起宁夏向西开放的梦想与超越。

在那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拓荒者、追梦者,更是激情奉献者。他们肩负使命和重托,让“黄河之梦”以加速度落地、生根、成长。

滨河新区,正以“银川速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拓荒者的坚忍

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滨河新区横城国际小镇道路的施工现场一片忙碌,视野所及之处,几十台挖掘机、推土机轰鸣着挖山填沟。

这里沟壑纵横、荒山起伏,沟深处有10多米,坡高处20余米,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仅仅2个月,建设者们就完成土方工程250万立方米。这里将是滨河新区全域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这个项目能够顺利按计划开工,滨河新区综合管理局局长王斌度过了太多的不眠之夜。

“所有的工作环环相扣,没有任何拖延和退缩的余地。”王斌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负责建设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征地拆迁。

时间紧、任务重,群众利益更要兼顾。综合管理局说起来是个局,其实只有3个人。那些日子,王斌带着局里的同事天天泡在群众家里,反复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最多的一家他去了十几次,从下午3时到晚上10时,用耐心与认真感动了群众。

王斌说,我们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细致的工作,让大伙儿认识到这把尺子是政策的钢尺而不是弹簧尺,这既打消了一部分人不该有的贪念,也在群众中树立传播正能量,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012年启动新区建设以来,滨河新区完成征地拆迁57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2万亩,保证了后续项目工程的快速跟进。

建设者的奋进

沉寂已久的戈壁荒滩上,要拔地而起一座国际化的新城区,横亘在前面的困难难以胜数。然而滨河人没有退却,他们收拾行装,向梦想进发了。

“建设者是盘中之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滨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宏伟如是说。新区办公条件简陋、用房紧张,大伙儿就挤在一起办公;时而断水、断网、断电,加夜班吃泡面成了家常便饭;人手严重短缺,进城交通不便,大家不分内外,互相帮衬,加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社会事务和文化旅游局局长杨银山和同事们仅用了8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滨河新区旅游策划案初稿;园林水务局在不到1年时间里完成了银川市6年绿化量的总和……

银川舰原政委索德胜谈起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的建设,深为“银川速度”震撼:2012125,银川舰在北海舰队切割运输,2013315,第一车舰船部件运抵银川。此时,建园场地正协调征地拆迁。6月,军博园破土动工。824完成舰体复装。开园前3天,园内还是尘土飞扬的土路。912,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正式开园,水系园林如画、大路畅通,游人如织。这是滨河新区第一个当年规划建设、当年投入运行的项目。“这样的速度放到哪里都是一流的,银川速度是银川智慧和银川精神的集中体现。”索德胜说。

凭借这种“赶”的精神和超前理念,2013年重点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涉及的总投资459.9亿元的37个重点项目中,已有25个启动建设,有8个项目已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2014年实施的62个项目中,已完成前期工作或具备开工条件的达38个,占61%

奉献者的担当

渴望来自于奉献,自信来自于担当。“干才是硬道理,不干光议论啥道理都没有。”银川市委常委夏夕云如是说。1年多来,银川市先后派驻了30多名干部服务滨河新区建设,培养出了一批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

20138月,一家企业有意向投资3.5亿元在园区建清洁能源公司,为了让企业尽快落地,经贸发展招商局干部朱晓华凭借曾在市政务大厅工作过的经验,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协调办理各类审批手续。仅用了1个月时间,企业的所有前置手续就审批完毕。9月初,工厂开建。1年多来,朱晓华没有节假日,早出晚归,多数时间东奔西跑在工地上,脸膛晒得乌黑。眼看着报考的驾校学习就要到期,他却抽不出一点时间。

“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节奏是滨河人的常态。胡西武是从湖北恩施公考到银川的干部,半年回一次家,16岁的女儿央求他帮忙转学到银川,却被他一再“忘记”。他说,新区建设人手奇缺,常常一个部门要对应十几个部门的职能,顾不得想自己的事,更抽不开身,对女儿,他继续承诺着:春节后一定办…… 

记者 胡彦华 龚其云 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