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永兴村一年之变

发布人: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我要打印         关闭

永兴村位于贺兰县立岗镇,这个村地多人少,人均有地15亩。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然而,量上的优势并没有给永兴村民带来富裕的日子,因为他们遇上了盐碱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永兴过去叫马滩,种一个葫芦打一个瓢,不长粮食光长草,马滩上说不来新媳妇。”

“从去年到今年,村子的变化最大。”村民何光荣说,这一年多来,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收入,都变好了。近日,记者走进永兴村,一探永兴村之变。

昔日盐碱村 今日绿荫荫

今年以前,绿化从来不在永兴村的努力范围内,人人都明白辛苦一场的结果就是“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见阎王”。而今年,村部前的玫瑰、丁香开了花。在村子里走一圈,还会发现连翘、金银木、红柳、紫穗槐、竹柳等10个品种的树木花卉,每家门口还种有枣树。这些树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5%

据了解,从去年11月起,贺兰县投入200多万元,按照园林景观绿化标准规划实施完成村庄林带、巷道及广场绿化等新造林面积128.3亩,栽植乔木5000棵,花灌木10万多株。为提高成活率,县林业局对永兴村的绿化地进行了换土,同时,又打通了井水,专门用于灌溉。

这一年多来,永兴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永兴中心村建于2010年,聚居着村里近60%的村民,但是村民住房普遍存在着墙面掉皮的现象,部分房屋还出现墙体裂缝、下水不畅通等问题。去年,该村争取自治区住建厅支持,实施了中心村房屋及基础设施维修,并建立长效保洁制度。永兴村对中心村住房外墙做了保温层,并贴了1高的瓷砖,对所有围墙进行了重新粉刷。此外,还对村民反映的上下水不通、电路不通等问题进行了解决,维修巷道路面1000平方米,更换下水井盖56个,安装路灯15盏,铺设下水管道450

“现在出院门,绿荫荫的,卫生也好,还没有污染,住着心里舒服。”何光荣说。

搞好基建 发展产业

何光荣家有40亩地,可他总说不挣钱。因为在他看来,不计较人工代价,一年挣不到2万元,还不如外出打工。而今年,何光荣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村子流转了4500亩地,我在村子打工,从3月份到现在,没耽误种地还挣了一万多。”然而,土地流转,去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

去年以前,永兴村没有实施过农田水利建设,沟渠路不通,灌排不畅,盐碱化程度高,土地效益差。去年,立岗镇把永兴村作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村,重新规划建设了条田档子,配套了沟、渠、路,永兴村高标准农田比例由零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不仅制约村子发展的淌水难问题得到解决,还为改变该村单纯种稻的现状奠定了基础。“灌水不难了,劳动力也减轻了。过去每年开春,我们要挖一个月才能清理干净。农田水利建设后,两三天就干完了。”村民吴志生说,节省出了劳动力就等于赢了挣钱的机会,村民们多了一个月挣工资的时间。

永兴村种水稻一直都是撒播,今年永兴村村委会流转1000亩土地,建了30栋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今年村民所用的秧苗就出自本村大棚,不仅品种优良,而且首次采用机械插秧,这些都将提高水稻效益。永兴村还建设了2000亩水稻高产示范区,带动全村优质水稻的种植。除此之外,为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永兴村利用滨河大道发展小型农家乐。

众人拾柴火焰高

永兴村这一年的变化,除了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外,与区、市、县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也分不开。

在永兴村党支部书记王锋的笔记本内,详细地记着一笔3009万元的账。自治区建设厅投入资金625万元;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投入土地整理项目资金530万元,对永兴村的3500亩土地进行综合整理,砌护渠道56400,配套建筑物231座;在区、县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永兴村争取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三个,共投入资金164.8万元,共硬化路面7460平米,砌护渠道6630,建设生产桥4座,扬水站1座……据了解,一年多里,区、市、县多个部门来到村子,帮助村子改善基础设施,谋求产业发展。

记者 李阳阳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