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来看看施工进度、工程用料和房子质量,再想想咋给我的新房子装修,心里美得很!”7月20日,在银川市兴庆区满春四期安置区的施工现场,既是回迁户又是“农民义务监督员”的邓立华不顾酷暑,再次来到工地“监督”。据悉,今年兴庆区续建及新建的13个康居小区总规划占地面积1894.35亩,计划总投资98.04亿元,均已有序推进或全面开工。工程共涉及15182户拆迁群众的安置及房屋返还,可解决4.5万人的住房问题。
记者在去年新建成的满春新村一区看到,小区内绿树成荫,一些居民沿着平整的小道悠闲地散步聊天。“这个小区里的楼牌号及各单元门牌号都特别做成了夜光的,方便居民查看。此外小区里除规划绿地外还预留了空地,准备进行景观小品建设,让回迁居民也能享受高品质的居住条件。”据兴庆区康居办副主任张永丽介绍,兴庆区所有康居小区及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按照普通商品房框剪结构标准建设,配套规划医疗、教育、商业、物业及安保等公建设施和路网、绿化、水电暖气等配套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让拆迁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同城化公共服务。
为充分发挥村(居)自治,在兴庆区康居工程建设现场除有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理外,还有60名像邓立华这样的“农民义务监督员”。这些监督员不仅是项目的“监工头”,也是村民的“传声筒”,让康居工程建设完全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刚开始拆迁时我们挺抵触,主要还是心里没底。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能直接转达村民意见,透明公开的工程建设进度也让我们这些回迁户更有把握。”邓立华说,现在不少村民的心态都从忐忑转成了期待,眼巴巴地盼着新居落成好尽快入住。
(记者 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