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一大早就洒过水,一天开始得清清凉凉,每天上下班骑车路过新修的古雁路,周末骑行去清水河畔、机场路,心情特别好,我们的城市真是越来越有‘味道’了。”自行车爱好者王勇和他的同伴们能畅快骑行的街道越来越多了,他说起城市的绿,表示很满意。 据统计,我市市区绿化覆盖面积已经达到12919.35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比撤地设市前增加了10.3 平方米。高速公路过境段、文化西路延伸段坡体等绿化工程,古雁岭B区、C区坡体改造绿化工程,大原广场续建等各项绿化工程共栽植各类树木700多万株。新(续)建城市道路21条30公里。还有正在大手笔建设的四大主题公园、四条生态山脉、四大水库湿地。一株株树、一条条路、一座座公园广场将固原建设成西部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又进了一步,绿色固原、避暑胜地的城市形象定位越来越清晰。
2014年4月,固原推进城镇化暨重点项目建设大会战启动仪式拉开了新一轮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序幕。81个情系民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项目启动实施。
项目建设使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水、电、路、气、热、通讯等设施日趋完善,不断增强了城镇的聚合能力,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固原年均城镇化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作为新一轮建设主战场之一的清水河,那条曾经丰沛流淌在固原人记忆中的河经过漫长等待,终于再一次迎来她的春天。清水河治理与景观建设工程,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九龙山半岛公园,6座橡胶坝,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最佳场所。
目前,固原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0829套172万多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7569户,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0022户,一大批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得到保障。城市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好的宗旨在这些数字里彰显。
在老城区居住了20多年的兰大妈说:“早晚有跳舞散步的广场、出小区门就是公交站点、冬天房里热乎乎、夏天树荫下打打牌,今年新华百货都建在了家门口,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
固原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老城改造,新华百货、新时代购物中心、五指广场、南河滩市场、南宇建材市场等重点商流中心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净化水厂、污水处理厂各1座,以及东山坡城市引水工程和集中供热等重点公共设施。完成通讯、电力、广播电视、供排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强、弱电管网入地9.7公里。开工建设中水厂,新增城市供水管网23.18公里,排水管网30.5 公里。利民、东海、金城、幸福人家、山城名邸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使固原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的11.5平方米增加到31.53平方米。按照“整旧复旧”的原则,建成了古城墙遗址公园,对东门古城墙进行了修复。改造后的宋家巷民族特色街区成为具有浓郁回族特色的城市景观。
“我们的城市不再局限于老城区,而是向外发展,固原市区的版图在不知不觉地扩张。”对新区建设,市民王汉深有感受。他说:“从建筑雏形还没显露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只需要4个多月时间,转眼之间纸上蓝图变成现实。”新区条条道路宽阔通达,汽车站、体育馆、市行政中心、民生大厦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西南新区的九龙佳苑、市医院、西兰银物流园等20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
城市变化的日新月异,不仅仅显示在统计数据的提升中,更显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街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一束束星河灿烂的灯光、一条条顺畅宽阔的马路……还有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
记者 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