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吴忠市利通区:书写城市唯美答卷

发布人: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道路修整了,出行方便了。”

“老旧小区变样了,居住环境好了。”

“公交车上让座的多了,机动车礼让行人的多了。”

……

这一系列变化都源于吴忠市利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创城”。今年以来,该区吹响创城“集结号”,精准聚焦群众需求不动摇,在创城路上铿锵前行。

开启全民创城“总阀门”

该区根据创城工作任务,成立了18个工作组牵头落实各项任务,形成压力层层传导的创城运行机制。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2大类40项测评指标90条测评内容细化分解到区直部门及各乡镇,对照创城“责任清单”,一个个“硬骨头”被列入整治清单:深化“城管革命”,整治市容市貌;整治不文明过马路、不文明驾车和停车;完善“门前三包”制度……

“将21个城市社区创城任务细化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以区级包抓领导、乡镇包抓责任人员、市区两级共建帮扶单位、社区组织、物业环卫、居民自治管理组织、居民代表、志愿者8个工作主体,合力攻坚、联创联动,实现文明城市共创、共建、共管、共享工作目标的‘八联四共’工作格局。”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宁介绍,“八联四共”最终通过强化制度建设,真正达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工作落实有力的良好效果。

如今,富荣社区的文化大院、朝阳社区的金色阳光七彩家园等成为宣传创城的窗口阵地,利通区21个社区、165个小区、2380栋住宅楼里,近2万块创城公益广告牌错落其间,文明提示语、创城小贴士、核心价值观图解、模范人物风采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城区的主次干道绿化带、主要交通路口、公交车、广场公园、电视、报纸等各类载体上,都可看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公益广告。

破解民生难题 提高百姓福祉

“将居民反映的自来水水质较差及没有分户的问题上报,彻底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金星花园社区书记刘亚丽说,创城以来,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解决居民难题,切实做到创城为民、创城利民。

利通区将21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87个网格,聘任55个网格协管员,紧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戒毒人员等重点人群,把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看到有居民乱堆杂物或乱搭乱晒,我们都会主动劝导或制止。”富荣社区巡逻队员高玉莲说。目前,利通区城区21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巡逻队”,500余人义务宣传创城相关知识,并开展文明劝导、安全巡逻、文艺演出等义务活动。

近日,塞上江南小区居民深切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变化,电动车棚换档升级:环氧树脂地面,节能环保充电站、全自动刷卡门禁系统、高清监控等设施样样齐全,实行24小时无人智能化管理。目前利通区已在4个小区安装了智能化无人看管车库,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今年以来,吴忠市区两级政府完成对开元、金星花园、裕西、朝阳等24个老旧小区上下水、照明、路面、供暖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使1万余市民受益。

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通过动员社区600多人参加太极扇、舞蹈等4个文艺健身团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家对参加创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胜利镇秦渠社区书记马芳说。

为引领文明时尚,利通区各社区次第开展邻居节、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社区文艺巡演等活动,开设四点半课堂、老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读书室、老年饭桌等,锻炼了体魄,娱乐了身心,提升了文明素养。

在利通区各社区和街道,文明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公园广场、大街小巷。“家音服务热线”“360工作服务法”“朝夕相伴”餐吧等社区惠民服务品牌与百姓生活相伴相生,群众满意度由创城前的70%提高到90%以上。

各街道、社区在113间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修身齐家等各类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开展“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系列活动上百次……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创城氛围。

如今的利通区,“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之路”处处延伸,创城带来的新变化让群众津津乐道,让人深深体会到——文明,正让城市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