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固原市泾源县:环境整治让城乡面貌锦上添花

发布人: 文章来源:固原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本报讯(记者胡晓琳)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群众发现,在泾源县境内的公路和村庄,随处可见身穿橘红色衣服的环卫员,他们手提塑料袋在捡拾垃圾。这是泾源县建立农村专职保洁队伍,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泾源县按照“休闲避暑旅游县”的城市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交通道路线状带动,美丽村庄组团整治”的思路,修编了城镇水系、交通道路等专项规划,划定了道路沿线建筑物红线控制范围,界定了城市街区建筑物层高、色调和立面风格,杜绝了私搭乱建现象。

突出重点,强力治污。坚持从源头入手,在各乡镇推行垃圾统一运输处理的模式,每10户配备1个垃圾箱,由环卫工早晚两次按时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在乡村试点“网格化分区、社会化运营”的垃圾清运新模式,每个乡镇按工作体量划分3至5个责任片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以运输户为单位的5人清运小组,通过竞争将垃圾清运作业承包,每3天一清运、5天一保洁。

完善机制,巩固成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建立农村专职保洁队伍。按照主干道路每4公里1名环卫员的标准,对责任区域早晚两次清扫,全天保洁。购置多功能清扫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等大型清洁设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实现与人工保洁的有机结合。在城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巡防式执法、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做到不留死角和盲区,形成了全域化、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在乡村按照每个建制镇配备10人、一般乡镇5人的标准,逐步形成了管理与清扫保洁相互促动、互为支撑的立体式管理模式。

“五化”同步,增光添彩。通过土地整理,坚持乔灌结合,栽植野生花灌木、彩色小乔木、绿色针叶树,着力构织“四季多彩,终年常绿”的景观格局;在“净化”上强力“治脏”。采取专项行动,重点对国道344线、省道101线、福银高速等国省干道两侧开展综合整治,在“亮化”上聚力“打黑”。围绕农村庄点和主干道路节点,在每个自然村安装4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全县358个村全覆盖;在“硬化”上“保畅”。通过旅游步道、城市干道、农村巷道的硬化提升,深入推进主干道路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城乡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