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庆区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确定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物业跟进一片的工作目标,启动建设了满春、塔桥等363万平方米的康居、棚户区项目。居住环境的脱胎换骨,换来的是群众的幸福笑脸。
位于北京东路与友爱街交叉口的大新家园一期安置区,占地97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自去年5月正式交付使用以来,这里已安置回迁群众1872户。6月6日,记者在小区里采访时看到,地下停车场、休闲广场,安防、自助洗车等设施一应俱全。告别了曾经脏乱差的旧庄点和破旧的砖瓦房,原大新村4、5、6队的村民,在这里实现了向往已久的安居梦。
“我们老两口在农村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又住上新楼房。”今年70岁的王胜老大爷提起新房笑容满面,去年10月他和老伴拿到了新房钥匙,看到崭新的98平方米两室两厅的新家那是打从心底觉得满意。为了住起来更舒适,儿女们还花了8万多元给他们的新房子装修了一番,让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倍加滋润。“现在这个居住环境和以前不能比,过去在村上吃水都是手压井,水质也差。”老大爷的老伴李树英在旁边急着补充道,搬上了楼房,水暖电天然气这些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上下楼还有便捷的电梯,出行也方便了。“不仅家里住着舒服方便,小区环境卫生也优美整洁。”
作为兴庆区众多安置区项目中的一个缩影,大新家园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建设目标,同时搭配便民服务社区、社区阵地等,并推行居民自主管理,全方位的细致服务,让这里成为安置群众的理想家园。
据兴庆区住建局工程部部长董维龙介绍,虽然是棚户区改造项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都是按照商品房标准打造的。“我们这个小区各项配套设施都特别齐全,随后还将建设幼儿园,配齐健身器材。”董维龙表示,目前大新家园二、三期项目也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年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总面积将达到40多万平方米,完全满足原大新村3、4、5队拆迁户的上楼梦。
在已经入住的小区,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而在建中的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以便让更多棚户区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在新水桥二期棚户区项目一标段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就能全部封顶。据宁夏建工集团二分公司项目部项目经理孙健介绍,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阶段,几个班组作业人员有300多人。随着后期砌体、抹灰等工人进场以后高峰期在场施工的工人将达到700人,以确保项目年底如期实现封顶。
据了解,今年兴庆区新开工建设16.8万平方米的燕庆安置区,以及新水桥二期等3个共计49.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续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持续推动城乡居住品质的提升。
本报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