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丽坤贾丽)近日,红寺堡区大河乡党委副书记马宗成带领各村支部书记,对首届大河杯环境综合整治(擂台赛)活动进行观摩评比。在—天的时间里,大家从组织机构、信息宣传、卫生清洁、资金争取、整体印象五个方面进行评比验收,找不足,比经验,比成绩,比创意。
河西村设立环境整治监督台,鼓励群众互相监督搞卫生;乌沙塘村依托产业调整,提升环境卫生品牌;石坡子村护林员持证上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活动……马宗成说,经过擂台赛的开展,大河乡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民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在该乡石坡子村泄洪沟旁,大河乡环境整治办公室主任刘春学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说,龙泉村在历次的环整督查中都是绕着走的村,这次他们村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发动全体村民,动用大型机械,拉、推、垫、扫,让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条条干净整齐的马路上,孩子们快乐地玩耍着,老人们惬意地坐在树荫下拉着家常。自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以来,红寺堡镇以城乡结合部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打造洁净城乡。同时,该镇还加大宣传力度,驻村干部、护林员进村人户对老百姓进行宣传教育,真正做到城乡环境整治家喻户晓。“通过环境整治,路边两侧的垃圾没了、苍蝇少了,出门大伙儿心情也好了,环境变干净真是好啊!”看着生活环境—天比—天好,村民马兰花老人高兴地说。
红寺堡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马志强介绍,在此次活动中,红寺堡区整合农、林、水、国土、交通等项目,完善村庄路、渠、林网等基础设施,重点打造自治区特色村庄1个,打造太阳山镇红四干“黄花长廊”,以及新庄集乡杨柳旅游示范村、西川特色葡萄产业示范村等。结合红寺堡区脱贫攻坚、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还争取财政、林业、交通、国土等项目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绿化,土地治理等项目,进—步完善了农村路灯、林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将农村环境整治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