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智慧城管,让人人成为城市主人

发布人: 文章来源:新消息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哪里卫生差,哪里乱搭乱建,哪里占道经营……如今,这些问题只需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即可反映给城管部门及时处理,城管部门可运用高科技装备随时监控城市盲点。广大市民通过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享、共建共享。

金凤区

无人机巡查

死角盲点无处遁形

本报讯 (记者 房方)近两年,银川市金凤区城管局就如何破解城市病,提升百姓幸福感,不断探索创新出多种管理模式。

2016年,金凤区城管局成立无人机巡查中队,将原本以街道片区为单位的平面管理,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体系。2017年,无人机中队硬件升级,新增固定翼侦察无人机,不但组装快,功能多,还拥有135分钟的超长航时,时速60到120公里的超高航速,一次航行就可以做到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之后又对原有功能进行升级,可通过地面指挥车给四旋翼无人机长时间输电,使无人机能够实现长时间定点悬空监拍。

为更好地服务居民,金凤区城管局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建立一键OK服务平台。向群众提供门头审批、废品上门回收预约、犬证办理,市民在家利用手机一键上传、一键办理、一键OK。

对于广大居民反映强烈的粗暴执法问题,现在城市管理方式已渐渐转向温柔,由管理转向服务。金凤区城管局成立女子中队,并进行封闭式特训,学习简单的医疗等服务知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女性的温和执法,改变城管给人缺乏亲和力的形象,以亲和的微笑、亲切的劝导、人性化的管理和说教方式,增加执法亲和力和感染力,拉近与市民的距离。

大武口区

打造“全民城管”APP

市民随时举报,城管及时处置

本报讯 “以前打电话都描述不清楚,现在图片上传,一目了然,处置起来速度也快很多。”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建设东街做生意的王先生看到一个摄像头杆倾斜,随时可能危及路人,就试了试“全民城管”APP。“没想到拍照上传后,不到20分钟就解决了,效率很高!”今年5月,大武口区城市管理局引进“云安保”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利用“全民城管”和“云安保”两个软件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

“我们将大武口区划分成朝阳、青山、步行街等9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执法人员在固定区域内巡查。”大武口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王晶介绍,市民发现井盖破损、路面塌陷、违法经营等行为后可以通过“全民城管”进行拍照上传。后台第一时间根据网格及定位,一对一地找到最近的城管队员,将情况发送至该队员手机云安保平台。接到举报后,一般在1至2小时内处理完毕,如遇棘手问题,也限定当天进行回复,否则按照怠工情况,分别给予相关责任人警告、严重警告、待岗学习、开除等处分。而城管队员在处理完毕后还需将处理现场图片和结果传输至操作后台,供工作人员进行回复。

据了解,自平台运行以来,处理市民投诉922件,案件处置回复率100%,上报案件主要以井盖破损、路面塌陷、流动商贩、市政设施等为主。云安保派发任务561件,结案率达100%。

“最初是为了对城管队员实现精细化管理,现在两个软件在城市管理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大武口区城管局副局长王小龙说,目前,这款APP还推出按举报次数送积分、送流量,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管执法。(宋晓意)

中卫

推广“环卫云”

手机连接城市各角落

本报讯 近年来,中卫城市管理工作以克论净深入人心,成为全区的亮点工作,自2016年4月起,中卫市城市管理又开始使用环卫云系统,助力城市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细致和健全。

中卫市为每一位环卫工人都配备了安装有环卫云系统的手机,并配套相应的话费。至今,该系统已完善了环卫工、考核员、检测员和督察员4个模块,包含任务信息、一键救助和监督举报等29项内容。通过细化岗位职责,让环卫工在城市的每一个地点都能无死角完成城市清洁工作。而后,检测员能更快更及时指出清洁死角,通过环卫云联系环卫工人第一时间进行清理。最终,考核员通过环卫工人上岗情况,对每一位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接到举报投诉和到岗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劳有所得。

据中卫市城市管理局公共事业管理所负责人万玲介绍,以往,环卫工人都是上班后到单位被安排任务,然后到岗清洁路面,来回的路程浪费不少时间。而今,环卫工人通过系统接收信息,5点就可以直接开着保洁电动车走上路面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以往环卫工人工作中发生任何事都难以及时和城管局对接,但是自从使用环卫云系统后,环卫工人的角色也在向社会安全员、城市监督员和环卫工程师等转变。除了整洁城市卫生外,通过该系统环卫工人还可以及时报送其辖区内发生的各种情况,如案件等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报警等,同时,一键救援等项目也保障了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以此让城市管理工作变的越来越细化和健全。(余柄光)

吴忠

“智慧城管”将投用

农村也被纳进来

本报讯 (记者 黄英)近日,记者在吴忠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看到,吴忠市“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已经建成。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中枢系统,改变城市执法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据介绍,吴忠市“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由部件和事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城乡建设、公共设施、交通运行、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其它设施和外部拓展等6类部件;事件包括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划转的各类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等553项。服务平台以群众举报、信息采集、视频监控问题为渠道,实现综合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记者了解到,吴忠市“智慧城管”投入使用后,将实行单元网格综合执法,由原来管理利通区城区的70平方公里延伸到利通区12个乡镇1384平方公里。明确了对象和责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全覆盖。同时,综合执法部件、事件查处都赋予代码,通过输入代码显示名称、现状、归属部门和准确位置等信息,便于执法人员更精准地进行执法服务

吴忠市“智慧城管”投入使用后,将坚持在城乡公共空间等系列执法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检验辖区综合执法效果,直接服务百姓,将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维护城乡秩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