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中卫市:给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中卫市推进国家“城市双修”第三批试点城市工作综述

发布人: 文章来源:中卫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全媒体记者 姜江 张鹏航

城,所以盛民也。这是中国古人对城市的认识;

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是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对城市的阐述。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是城市的“初心”,也是城市管理和服务最根本的标尺。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传承,更是现代人对城市发展的心灵叩问。

中卫,这个腾格里沙漠的边陲城市,也曾出现城市绿地被毁、违法建筑丛生等“城市病”乱象。

一座需要旅游产业、良好生态“吃饭”的城市,如何维持“吃饭”的本钱?如何让民众记得住“乡愁”?中卫,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里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生态环境是中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卫最大的民生,如何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这是符合我区区情、顺应发展规律、顺应群众期盼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卫围绕“沙”“水”“绿”三篇文章狠下功夫,在做好“沙”文章上,中卫把防治沙漠、保护沙漠与经营沙漠有机统一,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完成荒漠治理、封山(沙)育林、退耕还林31万公顷,营造生态林13万公顷,成功抵御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实现了黄河与大漠、沙漠与绿洲、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做活“水”文章上,加快实施黄河湿地恢复保护项目,治理湿地面积近1万公顷,先后建成两条6公里的城市景观水系,将腾格里沙漠渗水引入市区湖泊,形成清澈绵延、四季长流的景观水系,市区水域面积达220公顷,占城市建成区面积20%,再现了“塞上江南”的美景。在做美“绿”文章上,实施“大绿量、多层次、全覆盖”立体绿化工程,按照“高、低乔木,花灌木、草坪地被”四个层次搭配,绿、紫、黄三种色带相互交错,城市绿化区域全部配套喷灌设施,市区集中绿地面积达1250公顷,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和38%,建立了300米见绿和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步步见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景观。

市区主街道重披“古装”;昔日中卫的“西风口”成为今日的“城市之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香山公园、“五馆一中心”、“大河之舞”主题公园、沙坡头水镇等从无到有……人们从巨变中感受到,“双修”不是简单的外在形象工程,而是走向内在的民生工程。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重,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新改建城市道路94公里,新建第二水厂、中水厂、东区供热站,新建智能公厕55座,铺设供热管网27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扩建高庙公园,改建红太阳广场,建成人民广场、五环广场、文化广场、中卫市体育训练中心、文体娱乐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等,市民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生活空间日益增加;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约6.7万套540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3个,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2.7万平方米,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建成“十里水街”,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综合整治入黄排水沟,实施第四排水沟农田排水灌溉水和排污水分离工程,开工建设310亩莫楼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等工程;全面推行城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机制,并向全市35个集镇、85个美丽村庄延伸,拆除广告牌2863块,查处违法建设行为2825起,拆除违章构筑物11万平方米。旧城区公共空间不足、交通拥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由昔日的“龙须沟”变为今日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这里更记得住乡愁

一座城市,要想领略它的美与独到,只需站在一个制高点,或在浏览器输入关键词。但如果想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灵魂,则需要闭上双眼,来一场更为深入的思考与交流。

“河清凭鱼跃,林密引鸟飞。若无景如画,江山何所归。”“双修”工作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和修补,也是社会文化软环境的修复和修补。

2014年,阳光大麦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破产倒闭的原中卫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占地14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废弃库房、料场、楼房改造转型为“文化驿站”和“大麦地岩画博物馆”,建成“阳光大麦地文化创意园”,填补了城区没有聚集文化产业功能区的空白。

2016年,市委、市政府多次开展中卫高庙、鼓楼历史古城研究,编制了高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并付诸实施,对3片区、5街道100栋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仿古改造,在建筑沿街及侧面适度增加仿古格栅建筑元素,形成了以鼓楼、高庙历史建筑为核心的特色片区。

今天,中卫沿着“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的实践轨迹探寻,随着美丽画卷的徐徐展开,参加全区“城市双修”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看到的,是一个以人为本、发掘特质、充满乡愁的中卫。中卫“城市双修”的意义在当前更在今后,它厚植着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寄托了城市的初心,昭示着城市的未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中卫“城市双修”,不仅让这里更加美丽迷人,更给百姓带去了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