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永恒主题。
一、创新理念,实现规划的高起点
城市规划是多目标的,既要生态,又要“文化”;既要效率,又要景观;既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生活提高。首先应该坚持依法规划。要依法加强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其次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再次要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最后要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继续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城市的体制机制。
二、创新理念,实现建设的高标准
规划是前提,是龙头,建设是关键。城市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而要把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变成一个有特色、有影响、有发展、利百姓的城市,关键在于高标准建设。城市建设是一门艺术,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建筑、每一块绿地等都需要精雕细琢,使之成为能够流传的艺术品。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中卫独有的黄河、沙漠、湿地等地理要素,把握“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原则,高标准完成了沙坡头大道景观水系、滨河生态湿地保护、“五馆一中心”和“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十里水街、高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创新理念,实现管理的高效能
如何使规划成为城市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首先,必须严格依法执行规划。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基础,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不得进行建设。要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其次,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最后,深化管理体制,激活管理机制。
四、创新理念,实现经营的高水平
经营城市,必须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经营城市是一句空话。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无形资本的效益。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竞争是全方位的,很多时候,无形资本比有形资产更有竞争优势。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杠杆作用。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有自然天成的,也有后天经营的。经营城市就要学会经营环境,调整做环境与做项目的关系,变先做项目再做环境为先做环境再做项目。环境好了,人气自然旺盛,项目自然愿来,土地自然升值,做环境的投入就自然会有回报,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就自然有保障。三要最大限度地用好资本运作的功能。一方面,要会借“鸡”生“蛋”,借来小钱,投入到做环境、做基础设施项目中,通过做环境、做基础设施,盘活土地使土地迅速升值,由此收回成本、扩大再投入;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经营城市的投资主体,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资金,有效保证城市建设项目的投入,保障城市建设越做越活、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