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银川市环卫工人张翠萍:爱护城市像爱自己的面子

发布人: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劳动是难得的人生财富。是劳动,建设了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劳动,使荒原变成了万顷良田;是劳动,让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劳动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在基层一线中、在平凡岗位里深耕细作,以热爱和敬畏之心做好自己那份“手艺”的工匠们。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银川市总工会联合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推出“凤城劳动者”栏目,记者带您走到银川市各级劳模身边,体验劳动的美与力量,感受工匠技能和精神。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各界的劳动者致敬。

张翠萍从21岁开始拿起扫帚,在清扫一线一干就是近20年。如今45岁的张翠萍是西夏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监管员。这些年来,她始终坚持在一线,以帚为笔,书写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无悔人生。

一条街坚守近20年

凌晨3时,当人们都在睡梦中的时候,张翠萍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开始初扫。她要赶在人流量变多之前,把几千米街道清扫干净,还要把垃圾箱里的垃圾也清理掉。

张翠萍所在的文萃街是西夏区最繁华的路段之一,清扫任务十分繁重。对于张翠萍来说,每天在长长的街道上往返扫上几个来回都是常有的事,和她同一时间到文萃街这个清扫组的同事都因为这条街太辛苦而转调去了其他组,只有张翠萍一直坚守着,而且一守就是近20年,她已经记不清磨秃了多少把扫帚。

任劳任怨、用心细致赢得尊重

“扫地也有技巧,路上垃圾有轻有重,像尘土、纸屑这些轻的就不能太用力,得压着扫,要不然就扬到别处了。”张翠萍说。其实清扫工作看似很简单,但需要用心的地方很多。为了节省费用,让工具更耐用,张翠萍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叉头扫把”捆扎技术,平时打扫的时候也注意总结经验,以提高效率。

平时的任劳任怨和用心细致让她从清扫工人成长为文萃街清扫组组长,而此后的工作更不轻松。由于文萃街是繁华路段,其他路段两小时扫完,张翠萍带领的班组至少要扫3个小时,她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当组员家里有事或身体不适的时候,张翠萍就义不容辞顶上去。正是她干在人前、累在人前的做法,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希望更多人树立起文明意识

2011年,由于张翠萍工作认真出色,单位调她担任清扫队监管员,成了10多条大街小巷的“管家”。现在总能看见她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沿着管理的街道巡回检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洁,临街门面是否乱倒垃圾污水,路面是否有车辆随意抛撒垃圾……在她带领文萃街班组的几年里,该班组每年都被评为“先进班组”,文萃街被西夏区树立为“卫生示范一条街”。而她自己也多次获得荣誉,2011年被银川市授予“巾帼建功标兵”,并荣获“五四青年奖章”;2013年被评为“银川市劳动模范”。

“环卫工被称作‘城市美容师’,其实这个街道就是我们的面子。”张翠萍说,她希望看到每个人都把这个城市当成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而作为“美容师”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树立起文明意识。

本报记者 李尚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