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银川都市圈建设:打破行政壁垒协同联动发展

发布人: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2018年,我市加强统筹协调,银川都市圈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市将加速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以交通为重点,统筹推进铁路、公路、网络、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出协同互补、错位发展,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异地开发、利税共享的协同机制;坚持与邻为伴、系统治理,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加快银川都市圈核心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会上,如何让银川都市圈更好地发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还真不少。

打破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

银川都市圈高质量建设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民建银川市委会建议,提升和扩大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企业获得感强”的开放、透明、公平、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在改善政务、建设经营、融资、人力资源、税费、信用、法治等方面,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目标要求,开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力争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民盟银川市委会建议,加快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必须打破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应就银川都市圈建设建立定期会议沟通机制,三市主要领导每年就银川都市圈建设存在的问题、将要采取的措施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各部门在领导定期会议沟通的机制上,可建立不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快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布局

“西夏区作为银川市向西开放的窗口,银川都市圈建设为西夏区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会。方案实施一年多来,西夏区在道路互联互通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2018年沈阳路、宝湖路全部打通,贺兰山西路(兴州北街一文昌北街路段)完成了拓宽改造,兴州街向北到北绕城的快速通道全部打通等。”市人大代表周建红说。

人大代表赵波认为,银川都市圈的建设给各县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作为银川市的“北大门”,贺兰县应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聚力发展实体经济,优化贺兰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做强农产品加工、电气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激发活力,打造多极推动的经济发展引擎,注重产业横向连接和纵向延伸,推动主导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统筹发展,不断提高。

政协委员闫兴华说,银川是宁夏的经济中心,建议通过建立标准的物流收货网点、统一的价格体系、保证时效的优质服务,以银川为中心,打通配送脉络;在物流配送方面,构建快速连接的交通通道,以点带面,建立覆盖全区一体、高效无缝衔接的内部配送网络,借助物流平台,实现都市圈物流域点地直达。

推进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区

“加快银川都市圈建设,应积极主动推进多个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区,实现功能互补和产业协作,形成对银川都市圈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人大代表王跃民说,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依托银川在都市圈中的城市核心作用,推进统筹各个园区与服务业的配套,将研发、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中高端生产服务业向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宁东辐射,实现同城效应,达到互动效果。

“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落户西夏区,银川公铁物流园铁路口岸也在抓紧建设,银川火车站西站房、西广场及周边区域综合改造项目今年也将开工建设。我觉得这些都为银川都市圈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人大代表周建红说。

去年,我市出台了多个文件,在人才、生态环境、资源共享等方面为银川都市圈建设提供保障。政协委员黄瑾建议,要从政策、理论层面把银川都市圈建设推向更深、更广、更细致的方向,让更多百姓享受红利。“要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银川都市圈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银川都市圈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银川都市圈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黄瑾说。

本报记者 盛晓芳 肖梦琪 鲍淑玲 王一平 梁小雨 周志翔 李阳阳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