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吴忠市:让绿色发展成为吴忠最靓底色

发布人: 文章来源:吴忠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1月11日,走进吴忠市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一辆辆垃圾清运车正排队过磅进入厂区……

  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为将垃圾转变为绿色循环产业链,吴忠市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动足了脑筋,在产业园内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城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等,通过现代化科技的力量变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作为全区唯一一家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为一体的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里,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8.25万吨、餐厨垃圾2.5万吨、城市污泥2.9万吨、农林废弃物5万吨,发电8000万度,年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

  造绿、护绿,始终贯穿着吴忠市的发展脉络。而吴忠市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只是吴忠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吴忠市坚持以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为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勇做加法,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敢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拒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率先走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日的吴忠,从城市到乡村,从居民区到自然保护区,一幅更为壮丽的吴忠生态环境新画卷,正以更加饱满新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绿色引擎”助推吴忠“绿富美”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利通区的宁夏智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一台台各式各样的农机产品摆满了厂院。

  10年前,该公司生产的都是常规农业机械,产品雷同、利润低、没有定价权,导致企业发展缓慢。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挣不了几个钱,这让不服输的宁夏智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智狠下决心:走科技转型之路。因此,该公司针对市场急需产品和自动化程度低的产品进行开发和升级,生产研发了一批智能、绿色、高端的农机产品,其中有五款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果说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经济稳增的重要手段,那么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经济制造体系,则是工业转型的方向。

  宁夏大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万套(件)机械配件项目一期2018年建成投产,采用的能源全部是绿色能源,排放标准达到国标;同盛化工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3×51000KVA密闭型电石炉技术改造项目,单位能耗可降低20%以上……理念之变,就此铺开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吴忠市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改造,实施青铜峡铝业综合节能改造、庆华集团焦化项目除尘设施等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节约能源近3万吨标准煤;积极组织企业创建绿色工厂,伊利乳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恒丰纺织差别化纤维项目获国家工信部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申报金马水泥等7家企业列入自治区2018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淘汰水泥、造纸、铁合金等落后产能117.6万吨,争取项目补助资金692.9万元,为我市绿色工业发展腾出更大空间……

  近年来,在生态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吴忠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贴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对吴忠提出的“要在绿色发展上培育新优势”的要求,坚持GDP与GEP“两个成果”一起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目标,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了《关于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美丽吴忠建设的实施意见》《吴忠市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着力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农业提档增效、服务业提速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清洁生产,建设绿色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沿黄生态经济带,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新路,为吴忠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绿色动力、拓展绿色空间。

生态“高颜值”刷新群众“幸福感”

  走在吴忠街头,尽管冬季树木凋零,但整洁的街道、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都显现出了吴忠市绿色发展的新气象。

  “我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查看当天的空气指数。如今的吴忠,早上空气特别好,我每天都要到公园跑上几圈。”家住恒昌未来城的王平开心地说。近年来,吴忠在生态环境上下足大功夫,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前来做客的野生动物就是最好的证明。生态环境好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就有了质的飞跃。

  打开王平的微信朋友圈,晒得最多的除了运动成绩,还有吴忠“高颜值”的蓝天绿水。蓝天白云与瑰丽的日出日落融为一体,美不胜收;“伤愈而归”的清水沟和南干沟,欢快清冽的身姿将岸上的美景尽揽怀中;盛夏的夜晚,一只只轻轻扇动翅膀的蜻蜓在绿荫环绕的湖面上低飞,令人心旷神怡……一年来,吴忠的碧水蓝天、日出日落频频刷爆朋友圈,收获一片点赞,美如画的风景给市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绿色吴忠,既有看得见的高颜值,也有摸得着的幸福感:去年全市优良天数262 天,比例为85.9%,为近年来最高;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9.9%和1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5%;全市9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清水沟、南干沟入黄水质稳定提升为Ⅳ类……

  为了让市民的幸福感每天多一点,吴忠从一件件实事上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2018年以来,我市严守生态红线和环保底线,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利青城市绿化、平原绿洲绿网改造、黄河金岸生态廊道三大提升工程,天蓝、地绿、水美,正变为吴忠市民触手可及的现实美景。 

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尽管天气冷,但是我们这里空气好,城市又干净。尤其在滨河体育运动公园旁边、世纪大道等很多路段,铺设了健身绿道。在城市绿道中骑行,一路风景,真不错!”1月19日,骑行爱好者王佳感叹道,每当朋友圈晒起“吴忠蓝”,她都特别自豪,现在每天骑小黄车上下班,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为守护“吴忠蓝”贡献一份力量。除了骑车外,平日里她经常通过步行、跑步等方式锻炼身体,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她的日常生活。

  节约用水、低碳出行、保护绿化、资源共享……这些从善如流的具体行动和细微之举,正汇聚成吴忠共创的合力,让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冬季寒冷,朔风瑟瑟,走进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六队,红、绿、蓝、黄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成了村头美丽“风景”。“废电池要放红色的桶,用完的废纸、矿泉水瓶要放绿色的桶。”村民叶建银说,学会在家里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仅可以减轻保洁人员、垃圾清运人员的后续工作量,而且更加环保。

  除了村民叶建银外,其他村民也感叹着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村民邹军说:“以前,我们扔垃圾的习惯是‘一窝端’,什么都扔在一起。现在,这些习惯都被改变了,比如电池、玻璃碎、餐厨垃圾,我们会在家里先分好,再去按色倾倒。”

  如今,积极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新道路已经成为吴忠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盐池县建成全市首个洁净煤生产仓储供应配送中心,建立覆盖所有建成区及周边的洁净煤供应网络,洁净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同心县在清水河综合治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实施清水河县城段主河道复式断面砌护工程,生态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红寺堡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枸杞、酿酒葡萄等绿色生态农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正积极融入“绿色化”潮流,践行着勤俭节约、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绿色心态”正借着“绿色生态”的滋养,在塞上江南发芽、生长。

  如今的吴忠大地,绿意盎然、风景如画、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美丽的风景在眼前流转,风景中包含的绿色“福利”让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滋长,处处呈现出一幅沁人心脾的生态画卷。这画卷,勾勒了美丽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