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银川市:湿地之城,诗意生活

发布人: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凸显了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今年我市开展的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中,主办方表彰了“我的湿地,我的家”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中的优胜者,通过作者拍摄出的一幅幅湖泊棋布、稻香四溢、鱼跃鸟鸣的湿地生态盛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湿地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湿地让城市变得更温润,让人民生活变得更诗意。

规划 以治理、保护为主

自2013年以来

通过了 《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保护的决定》等法规

编制了 《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0)》

去年10月,在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市入选成为全球首批18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认证的一种称号,体现了一座城市在保护湿地等生态方面的成就。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我市在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上的工作成效。近年来,我市强化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指标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湿地保护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多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充分体现湿地保护的理念和具体措施。

城市建设中,人进湖退还是湖进人退?为了解决在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湿地面积保护的矛盾,我市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规,为银川市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同时,在保护与利用规划方面,加强湿地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补水的水权水指标长效机制,目前我市湖泊湿地水质基本达到了河湖景观水标准。

为突出“塞上湖城”特色,规划城内湖泊湿地以治理、保护为主,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设湿地公园,形成湖泊湿地与居民生活的和谐统一,实现“湖在城中”的最宜人居环境。而城边湖泊湿地以恢复、保护为主,恢复湿地水域植被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展生态旅游,实现“城在湖中”的生态城市目标。

现状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截至目前

全市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有20个。

川的湿地资源是“生态立市”的优势所在,它支撑着“塞上湖城”的风貌。2011年以来,银川市利用各级资金对市域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湖泊湿地进行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湖泊清淤疏浚等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同时,银川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实施了扩湖整治、水系连通等湿地保护工程,完成规划总面积1869.9公顷,湖泊水系连通总长度51.4公里,其中新增湿地面积901.1公顷。至目前,全市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有20个。

阅海湖、典农河、黄河湿地、鸣翠湖、海宝湖……一个个集生态与人文于一身的水域美景,让银川这座湿地之城,实至名归。依山傍水的诗意生活正在慢慢改变这座城市的气质。在市区里,许许多多的小区和道路以水为名:枕水花园、亲水家园、湖畔家园、阅海万家、亲水大街、枕水巷、黄河路、宝湖路……城市因水而美,市民得水而荣。

湿地的恢复与保护,改善了银川生态环境,扩大了绿洲面积,丰富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防风固沙、防洪抗旱、净化空气、降解污染、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城市气候等良好作用。与此同时,湖城文化魅力也逐步形成。从2003年起,我市每年举办“湖城之夏”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中国银川垂钓旅游文化节暨全国钓鱼比赛”,并开展了多项湿地运动休闲活动,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

多年来,我市荣获了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中国十大新天府”等称号。

目标 力争湿地保护率达到85%

计划新增水域面积215.9公顷

划种植湿地水生植物面积407.1公顷

对滨河湿地面积968.1公顷进行全面保护与利用

截流中干沟等11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水体汇入水系

新起点,新征程,在“国际湿地城市”光环围绕下,2019年我市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我市也提出对全市湿地生态进行全面保护修复、精细化管理和湿地保护率达到85%的奋斗目标。

市湿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市湖泊湿地面积将继续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谁占用、谁还湿”和“只增不减、只扩不缩”的原则,重点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同时计划对银川市东部区域的大小南湖进行湿地公园规划,规划总面积2735.5公顷,主要对南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在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种群进行保护修复,据近2年观测,该区域湿地内栖息着遗鸥种群数量达1000多只。

此外,我市将继续实施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项目建设,将银川市城市排水、农田退水、洪水等汇集至滨河湿地扩整连通水系,力争2020年入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的目标。

在水系连通方面,我市将实施银川市区北部丰登湖群水系连通整治工程,建设水景公园,依据市区中北部道路等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内分布的沟道、湖泊、库塘及农田支渠,按照“水在城中、城在园中”,规划水系连通及湿地修复总面积约583.8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