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记者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了解到,2019年我区将以银川都市圈等3个重点区域,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等7个标志性战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2018年,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工业发展倚重倚能特点明显等原因,导致我区污染治理成效与人民期盼还有差距、生态环境质量还存在不稳定性等问题,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按照目标要求,2019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6.6%、黄河流域宁夏段15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73.3%以上、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力争达到72.7%、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达到“长制久清”、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基本达到Ⅳ类,同时,于4月底前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等。
今年,我区将以银川都市圈、沿黄生态经济带、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为重点区域,紧盯生态环保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等,通过开展黄河宁夏段水质综合治理、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工程,构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确定实施蓝天保卫战、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以及农村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园区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等7个标志性战役。其中,年内将淘汰地级城市建成区不达标的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治理取缔黄河支流及重点入黄排水沟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千吨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等。
相关新闻
宁夏去年开出1.2亿元环保罚单
2月1日,记者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获悉,去年,我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1028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处罚金额1.2亿元,移送拘留案件19起,向公安机关移送16起涉嫌污染犯罪案件,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我区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形成职能集中、分工合理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通过日常检查、节假日巡查、夜间暗查、交叉检查、联合执法检查、专项稽查等形式,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现场执法检查,持续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去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增加5.8个百分点;黄河流域宁夏段1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3.3%,黄河干流全年保持在Ⅱ类优水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扭转了连续几年环境质量考核被动局面。
“今年,我们将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用重典、出重拳,开展专项执法,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屡查屡犯、弄虚作假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集中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最严格的执法监管守住环境安全底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将严格落实《自治区环境保护督察方案》,强化属地责任,启动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