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良好是城市最好的“名片”,2019 年,我市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以实施银川都市圈三条生态廊道为重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持续推进贺兰山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黄河生态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筑牢生态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我市坚持项目引领,突出抓好六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让绿色与发展同向,让保护与发展同行。
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围绕东部黄河滨河大道、中部典农河、西部110 国道,建设、提升、完善一批高标准绿色通道,全力打造生态优先、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重点实施大武口区包兰线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世纪大道绿化和改造提升项目、沟口刺槐林改造项目、贺兰山东麓生态修复项目、西环线生态廊道项目;惠农区红果子工业园区整治项目、石大路绿化项目、麻园路绿化项目、南环路绿化项目;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加工区银汝路、原G110 线、中耀路绿化项目,滨河大道西侧绿化带提升改造项目,完成营造林面积2.06万亩。
实施贺兰山生态修复工程。按照“一线两沟多片”的布局,依托主干沟道为取水点,沿省道301、302两侧和山前洪积扇群为主战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继续加大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程,巩固贺兰山清理整治成果,构筑生态屏障。重点实施李家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面积4530 亩;大武口区段干沟、马莲滩、八号泉、南庆沟周边等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新造林面积2000亩。
实施城区景观美化工程。继续对城市区的公园绿地,街道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出入口、主要节点景观绿地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质量、增绿添彩。大武口区重点实施森林公园、青山公园等改造提升项目;惠农区重点实施石嘴子公园提升改造,蒙园、水韵名都等住宅小区周边绿化美化;平罗县重点实施唐渠-饮马湖市民休闲森林公园续建项目,新区康家湖、望芦湖绿化续建项目,老城区鼓楼南街等主干道路改造提升项目。
实施平原绿网提升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开展村部、庄点、社区、农民文化活动广场、特色养殖园区的绿化美化和补植补造,引导农村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建设一批山水林田居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村庄。惠农区以六个乡镇为单元,新造林451亩;平罗县在巩固提升2018年度美丽村庄绿化美化成效的基础上,推进小兴墩等22个美丽村庄绿化美化,新造林422 亩,补植补造601 亩。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域绿色廊道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片林、绿道及景观通道建设,加强森林抚育、退化林改造,提升乡村林地资源质量。重点围绕109国道、红陶路等绿色通道,补植补造2509亩。继续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工作,全县13个乡镇补植补造面积1065亩。
实施湿地“绿肺”保护工程。实施第三排水沟、第五排水沟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及两岸生态廊道建设,在前期造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态防护林建设规模,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构建区域健康、稳定的绿色保护圈和天然净化库;实施沙湖、星海湖、镇朔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天河湾国家级湿地建设工程、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采取疏浚拓宽水系、岸坡整治、建设护岸林、生态修复等措施,缓解泥土流失,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洪水调蓄和调节气候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绿化美化周边环境。
实施林业产业增收工程。开展兴林富民行动,以枸杞产业、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种苗花卉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林产业提质增效。惠农区以燕子墩乡为重点,新造和补植黑果枸杞900亩;平罗县以黄河以东为重点,鼓励、引导盛淌、乐牧高仁等企业发展苹果、葡萄及小杂果等经济林产业建设143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