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石嘴山市:处处皆风景徐徐入画来

发布人: 文章来源:石嘴山日报

我要打印         关闭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广袤的石嘴山大地,沐浴新时代的春光,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乐章,处处春意盎然、朝气蓬勃。

四月的石嘴山,天蓝水碧,一拨又一拨游客走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华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区,倘徉春光景致,感受生态魅力;在沙湖、星海湖,游客们尽情体验沙漠、湖水带来的刺激与惊险;在龙泉村草莓采摘园,一颗颗草莓娇艳欲滴,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采摘,流连忘返……这是我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景象。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50.75万人次,同比增长7.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69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15家,星级旅游饭店23家,星级农家乐33家,旅行社62家。

我市在全区率先打造10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田园小镇、10个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和10个田园综合体,同时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年”活动,做到“月月有节庆、家家有活动、农庄有产品”,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融合发展旅游花开别样红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我市留存了一大批老矿区、老工厂等工业遗存,如何让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成为摆在石嘴山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发展工业旅游给出了最生动的注解。2019年,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把发展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作为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合理整合,打造集工业遗存旅游、主题互动游乐、休闲度假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城市。

在石炭井工业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对棚户区街道两侧坍塌废弃的民居进行修复。

“这里会复原不同时期的民居,比如地窝子、‘干打垒’等,适合怀旧旅游和影视作品拍摄。”宁夏恒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铭介绍,石炭井工业旅游特色小镇依托石炭井保留完整的医院、棚户区、矿山、企业办公楼、军营等建筑物、街区,融入山地赛车、电子竞技、户外野营、摩托车越野、影视剧外景拍摄等多种业态,打造集观光、影视、体验、休闲、娱乐、运动、科普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旅游+工业”通过近现代工业遗迹综合开发激活传统工业资源,实现从“干工业”到“看工业”,让工业遗存真正“活”起来。

“旅游+工业”仅仅是我市推动“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联动一二三产的纽带,旅游业还纷纷与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牵手”,实现了多产业、全要素、齐发展的同频共振。“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烫画、民间剪纸等备受青睐,非物质文化遗产渗入其中;“旅游+农业”——礼和乡银河湾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红果子镇大地天香景区、庙庙湖生态旅游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旅游+体育”——山地越野、骑行、健步走、马拉松等体育旅游赛事接连举办;“旅游+养生”——华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区多功能温泉水世界综合开发项目,迸发出无尽活力……

完善设施提升游客满意度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内在要求,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物质基础,更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生命线”。2016年至2018年,我市实施了25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300公里,概算总投资92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完成投资54亿元,建成通车里程数189.4公里。外联内畅、纵横交错的路网打通了“快旅慢游”脉络,让市民和游客乐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

行走在森林公园内,一幕幕美景映入眼帘;在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远处山峦重叠,美不胜收……

一山一水都是文化,一步一景满眼皆画。走进贺东葡萄酒小镇、沙湖生态旅游区,一座座造型别致、功能完善的公厕为游客提供便利。随着“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全市累计完成旅游厕所110座,让“方便”更方便,把“将就”变“讲究”。

日臻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了我市发展空间,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水涨船高”。我市编制了《石嘴山市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与阿里巴巴旗下旅游品牌飞猪旅行平台合作开设石嘴山旅游旗舰店。全市23家星级旅游饭店及沙湖、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等景区重点区域已实现WifFi覆盖。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产业发展优势,将“宜业宜居”的城乡环境变成“惠民飨客”的共享空间,石嘴山凝聚起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风劲潮涌,扬帆破浪。在奋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的关键节点,搭乘自治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快车,石嘴山正挥动巨笔,书写更加出彩的壮美篇章。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