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混运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还给人们的健康和城市的环境造成危害。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5个示范片区、190个居民小区、78家区直机关单位和银川市所有党政机关单位、部分学校及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探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每天早上8点整,垃圾分类引导员杨师傅都会准时出现在兴庆区大新镇燕依园社区的厨余垃圾收集点,为前来投放厨余垃圾的居民称重积分。“按重量每投放1斤厨余垃圾可以兑换1积分。”杨师傅告诉记者,满6个积分就可以兑换一个鲜鸡蛋,因此,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兴庆区大新镇燕依园社区的居民已经习惯将厨余垃圾直接装在桶里,分类投放后将垃圾桶清洗再重复使用。该社区的居民孙大妈已经参与垃圾分类3年多了,每天,她都会按照要求把垃圾分为:资源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一般垃圾四类,然后再分别投放。孙大妈说,刚开始分垃圾确实很麻烦,养成习惯就好了。
燕依园社区显得非常干净整洁,居民楼附近都有分类垃圾箱,社区垃圾分类专干李利平告诉记者,经过长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社区3000多户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了100%,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从最初的20多户达到了现在的1000多户。此外,该社区每年利用寒暑假对社区内居民、中小学生进行环保酵素的制作培训,开设芽菜阳台种植、教孩子利用废弃物制作各类生活用品等培训班,培养社区居民及孩子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意识。
随后,记者来到了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建发枫林湾,探访后发现,该小区的居民都在地下车库投放垃圾。地下车库里不但设有整齐的分类垃圾桶,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的“样板间”,在这里,有物业人员指导小区居民投放垃圾,并教给居民如何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此外,小区居民投放垃圾获得的积分,还可以在社区超市兑换各类商品。
概念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处理:垃圾分类后可以再生利用
在西夏区的一处垃圾分类分拣中心,一辆辆满载着垃圾的车辆进入了院子,分类清楚的垃圾在这里进行再次分拣,并运往专业处理厂进行再生利用。
在垃圾分拣中心记者看到,易拉罐在这里被送进压缩打包机,经过压缩后的罐子整齐堆放在空场地上等待清运,旁边堆放的是压缩后的塑料瓶。银川物尽其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海洋告诉记者,易拉罐是由金属铝制成,压缩后将被运往铝厂高温融化后铸成铝锭再次使用。
塑料瓶根据颜色不同,分成“蓝、白、绿”这三种颜色,由于宁夏当地资源垃圾产生量比较少,并且没有专业的加工企业,这些塑料瓶需要运往外地进行重塑再利用。张海洋告诉记者,饮料瓶回收后不能再制作饮料瓶,但会被制作成玩具、衣服、书包等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资源类垃圾除了瓶瓶罐罐,还有废旧纸张和衣物,废旧纸张可按颜色分“黄、花”两色,按用途分为“书、报”。纸张会送到生产包装用纸的工厂,将纸张粉碎后经过高温加工成再生纸浆,从新制成包装用的纸箱、礼品盒等。旧衣物按照新旧程度,九成新以上的衣物清洗、消毒后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旧衣物分成冬装、夏装、毛制品、低价值衣物和鞋子。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鞋子可以拆分成鞋面和鞋底,鞋底橡胶可以经过加工制成轮胎,鞋面属于一般垃圾用来焚烧发电,毛织品经过破碎消毒重纺后,能够作为羊毛制品原料再次利用。
厨余垃圾运到垃圾处理中心后,经过专业的设备破碎、脱水、烘干、生物菌发酵以后,被制成了有机肥,运往田间地头成为绿色蔬菜水果的好伴侣。据悉,一般垃圾将被运往焚烧发电厂,目前我市日产生生活垃圾量1500吨左右,高峰期达到2000吨,以此计算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再生纸浆在网上的售价是每吨600元、黑色再生塑料颗粒每吨5700元、有机肥每吨550元、环保酵素每吨售价数千元。这些我们生活中随手就会丢弃的垃圾,只要经过细致的分拣再利用都将变成宝贝。
举措:已举办各类宣传1100余场
2004年,银川市建成投用的河东垃圾填埋场占地1050亩,填埋坑总容量667万立方米,按照当年银川市日产生1000吨生活垃圾计算,可为银川市填埋垃圾20年。投用以来已填埋350万吨生活垃圾,占用总容量的70%。
据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马建华介绍,尾菜厨余垃圾投放频次高、含水量大、较易腐烂,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果进行填埋会产生高浓度的渗沥液,送往发电厂处理,不能产生热值,影响发电效率。有毒有害垃圾重金属含量较高,如果不按规范处理,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系统,如果和资源垃圾都混入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对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截至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5个示范片区、190个居民小区、78家区直机关单位和银川市所有党政机关单位、部分学校及医疗机构,已举办各类宣传1100余场,“垃圾换物”兑换活动640余场,发放宣传册65万余份。共回收废旧衣鞋帽440余万件,纸类2951吨,金属、电器120余吨,厨余(尾菜)9839吨,制作有机肥料1900余吨,液态肥2000余吨,环保酵素240余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计划:今年全市将再建100个垃圾示范小区
示范片区(包括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商业网点、公共场所)3个(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各1个),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标准,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台账,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及示范片区居民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在文化广场、体育场馆、宾馆、酒店、旅游景点、机场、车站、商业网点、广场等公共场所和窗口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建立教育系统的垃圾分类检查考评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督导、文明校园创建等内容。
同时,要加强垃圾分类制度的建设。将垃圾分类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出台《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考核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考核,并与文明单位、节约型公共机构、星级物业创建等内容紧密结合。社区是垃圾分类的主战场,进一步落实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物业等主体责任,要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对《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审议工作安排,2019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综合执法工作内容,对《条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逐步建设集分拣、破碎、打包、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生活垃圾分类循环产业园,引入废旧衣物、大件家具等末端处置专业企业,解决大件家具等生活垃圾长期无序堆放、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各类资源垃圾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再生资源与垃圾分类的“双网融合”。同时,在西夏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河东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末端处置设施建立垃圾分类、处理教育示范基地,设立市民开放日,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居民、学生进行参观学习,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垃圾分类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部分居民的参与热情还不是很高,尤其是年轻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不够。
其实,垃圾分类的推动不但要从自愿和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还要配合相关的规律、法规进行强制约束,毕竟垃圾处理不当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伤害的将是大多数人共同利益。一些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在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派驻专人监督指导居民投放,定时定点督促居民分类投放,从而提高居民的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垃圾分类各环节的管理,杜绝垃圾清运过程中的混运现象。逐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一整套高效,适用于当地的垃圾分类再利用系统,向居民开放垃圾分类处理过程,让居民真正的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