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银川垃圾分类教育基地举行授牌仪式,西夏区垃圾转运站成为银川垃圾分类教育基地。
当天,银川市市政管理局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50名市民代表,参观了解垃圾分类、分拣的过程,制作环保酵素并学习废物利用知识,随后市民代表还前往河东垃圾填埋厂、垃圾焚烧发电厂,了解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的全过程。
市民代表付乔梅所居住的阅海社区是银川分类垃圾试点小区,“工作人员会定期到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相关培训,手把手地教我们制作和使用环保酵素。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付乔梅说,她和邻居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培养家人认识垃圾种类、随手分类投放的习惯;她还和邻居比赛,最初比谁分类分得好,后来比谁家产生的垃圾少,绿色低碳生活已成为风尚。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川市区内共有小型垃圾直运站90座,直运站每日每个站点收集垃圾20吨,八里桥垃圾转运站及西夏区垃圾转运站日转运垃圾900余吨。截至今年3月,河东垃圾填埋厂共无害化填埋生活垃圾471万方,处理渗沥液22万吨,垃圾处理处置率达100%,银川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2000吨。
银川市环卫处主任李欢耀介绍:“目前我市每处理一吨垃圾大约需要300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场地和投入设施的费用,垃圾处理成本已越来越高。组织市民参观垃圾处理过程,就是想号召群众都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平时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垃圾产生,让大家切身感受垃圾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