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宁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银川市:小街巷整治赢得市民理解和点赞

发布人: 文章来源:银川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小伙子,商铺门前是不能摆放宠物笼的,麻烦你赶快把它收进去……”9月9日早上9点,刚劝离了人行道上的违停车辆,中山北街街长李新斌又发现一处商户门前,摆放着宠物鼠笼,他立即上前进行了劝说。

作为中山北街(北京路—解放路)段的街长,在过去的3个多月时间里,每天两次对管辖路段徒步巡查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并现场对发现问题进行即查即改,已经成为李新斌和包街干部以及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常态。

“通过这几个月的不停巡查,一些不文明乱象还是有改观的。”李新斌告诉记者,中山北街(北京路-解放路)全长1公里,有商铺96家,再加上市场入口多、学校路口多,街面上车辆乱停放、交通拥堵以及出店经营、乱堆乱放的现象在过去比比皆是。今年,兴庆区在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全面推行“街长制”,142名街长、220名巷长正式上任,明确了自身职责和“五好”、“十无”创建标准。

小到垃圾桶摆放不规范、街头散发广告、非机动车乱停放,大到违章建筑排查、市政公用设施维护,这些都是街长日常巡查管理的内容。李新斌告诉记者,推行“街长制”后,街道办事处、包街干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形成了工作合力,不仅提升了路面见勤率管事率,也让单兵作战变集体行动。对于部分巡查中劝说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按照“综合执法+公安民警+交巡警联合执法模式”总体进行“门前三包”联合执法。“先对商户、市民进行劝说和引导,实在不能解决的则进行联合执法。”李新斌表示,将后置执法转变为前置服务,走上街头,与更多的服务对象沟通,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在中山北街从事果蔬销售的店主刘维,为这几个月小街巷的整治效果点了赞。“对我们商户来说,门前的环境卫生都是店面的‘脸面’,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刘维说道,如今自家也不用为门前乱停的车辆而烦恼了,大家都能主动维护门前的绿化、卫生环境。

在兴庆区玉皇阁北街永康社区,社区副主任张丽霞则带领着社区志愿者在“示范街”文化街开展日常巡查。张丽霞告诉记者,刚开始时商户也和志愿者“躲猫猫”,但是如今通过志愿者每天巡查劝导,文明的意识也逐步深入不少商户心中。“现在看到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大多数商户都能主动配合把货品移入店内,市民也能自觉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上,大家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抱怨。”张丽霞说道。

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底,兴庆区已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1.5万份,《致广大商户和市民的一份信》2万份,张贴《开展占道经营整治通告》2000份,清理流动摊11742人/次,暂扣经营车辆995辆/次,清理出店经营40089起,乱堆乱放4636起,罚款17.3万余元。随着“街长制”向纵深推入,辖区内商户文明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大批流动摊点被引导至市场或划定区域经营,市容秩序压力得到了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