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统筹推进社区养老托育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工作落实】
银川市兴庆区打造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兴庆”样板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打造社区托育服务样板居民家门口实现“幼有所育”
青铜峡市优化社区阵地建设 “赋能”社区养老托育
固原市原州区绘就“老有颐养”幸福图景
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统筹推进社区养老托育
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补齐养老、托育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等设施短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因地制宜创建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品牌,全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宁夏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6万人,占总人口的15.91%,居家养老是主要养老方式,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加。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先后配合自治区民政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工程的行动方案》,配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自治区加快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牵头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工作的通知》(宁建〈科〉发〔2022〕8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通知》(宁建(科)发〔2022〕17号),进一步督促各市县(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等工作中,盘活小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和综合利用、保障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推进居家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大力推进养老托育设施建设。为规范新建居住 (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工作,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2024年四部门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办法》,为养老托育设施场所规划建设提供指导。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认真总结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2年多来的成功经验和精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完善城市功能要求等有利契机,尤其是从2025年起始,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一步加快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进步伐,守正创新、凝练思路,统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同步推进养老托育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扎实落实“三个力争”:力争小区从开发建设起始就达到完整社区建设标准;力争新建居住小区从开发建设起始就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银川市兴庆区打造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兴庆”样板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兴庆区一是依托丰富的医疗资源,持续推进社区养老产业与房地产、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激发社区银发经济活力,依托市民驿站,嵌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门诊,形成具备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医疗健康等6项特色服务模式。二是在银川市宜居康养中心、兴庆区宁红社会福利院“嵌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的半失能、失能、高龄等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等医养结合服务。在全区率先开办老年医养照护中心,设置医养结合床位10张,收住全失能老人。有效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让社区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兴庆区崇安社区乐享银龄康养广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兴庆区崇安社区:当前我区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化养老为辅。崇安社区引进康养项目——银房康养,大力推广“呼叫救助、健康监测、健康档案管理、居家照料、出行陪护、助餐助洁”等为老服务项目,打造“康养15分钟生活圈”,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兴庆区崇安社区改造的银房康养
兴庆区丽景社区:一是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全力打造“康悦颐心小院”,以“康养+心理关怀”为核心定位,引进第三方入驻社区打造康养中心,为居民提供测血压、测血糖、体脂检测、心电图等基础检查和问诊服务,同时可以做艾灸、红外线、热敷等理疗项目,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养生讲座等活动,让辖区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诊疗康养服务。二是社区推行的"银发结对计划"中,不同民族的党员与独居老人组成互助对子,不仅提供生活照料,依托院子的雅致环境,开展书法、绘画、戏曲等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在温馨家园中安享幸福晚年。
兴庆区丽景社区开展戏曲等文娱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打造社区托育服务样板
居民家门口实现“幼有所育”
大武口区首家社区普惠性托育机构——团结托育服务中心经过严格备案,闪亮登场,成为该社区第一家此类机构。此举极大地便利了社区居民,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高品质且价格亲民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从而有效纾解了“幼有所育”的困境。目前,大武口区已备案托育机构达到19家,共计提供托位1275个,满足区内婴幼儿的照护需求。下一步,大武口区加大对“普惠”托育服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托育机构“办得起、办得好、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送得起、负担轻、很满意”的优质托育服务,全面推动大武口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大武口区团结社区:一是团结社区托育服务中心通过盘活1500平方米闲置空间,建成配备专业托育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及完善配套设施的儿童成长空间。室内采用环保材料与适龄化设计,划分睡眠、活动、保健等功能区域,设置益智玩具与安全游乐设施,营造出温馨童趣的成长环境。让婴幼儿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托育服务,有效破解了辖区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法照护孩子的难题。二是秉持高标准建设理念,软硬件设施双管齐下。在硬件方面,配备了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各类设施设备,从安全环保的家具到益智有趣的玩具,从温馨舒适的睡眠区到宽敞明亮的活动空间,全方位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童趣的成长环境。在软件方面,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资质过硬的专业婴幼托育团队,精心设计了科学系统的托育课程,涵盖早期教育、智力开发、语言培养等多个领域。

大武口区团结社区托育服务中心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一是打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行“三入四嵌一床位”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12349呼叫中心,实现老年人一键式呼叫、自助式健康检测和身体健康数据评估采集,为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制“智慧养老”服务。设置“悦食坊”社区食堂,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味美价廉、安全可口的暖心餐,享受到幸福“食”光。二是针对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塞上乐龄”老年大学活动阵地,开设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11门课程,不定期开展时事政策、医药保健、防诈骗、消防安全等知识讲座,满足老年人学习知识的文化需求。社区成立舞蹈队、门球队等老年文体队伍7支,使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实现常态化。三是社区着力打造“邻聚·里”会客厅,以“党建+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思路,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养老服务优势,成立“银龄服务党建联盟”,设置“红色岗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看护、隐患排查、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党组织的关怀温暖传达到养老服务最末端。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青铜峡市优化社区阵地建设 “赋能”社区养老托育
社区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幼儿托育服务关乎民生,推动托育服务普惠及高质量发展,解决入幼前的“带娃难”问题,既是千万家庭之所急,也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之所需。青铜峡市一是不断推动社区阵地前移和服务前置,让幸福在居民身边触手可及,绘就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二是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有得托、托得起、托得好”,积极推动托育服务发展。三是通过打造“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点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加托育资源供给,满足生育家庭的托育“刚需”,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托举起“稳稳的未来”。
青铜峡市东街社区:自从实施完整社区改造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悦读书苑、乒乓球、篮球场、老年饭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种设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在东街社区的儿童活动室内,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在这里拼积木、玩休闲小玩具。活动室内还有橡皮泥、拼图等多种儿童玩具供孩子们选择,让孩子可以尽情玩耍。下一步,社区计划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托育服务,切实织牢织密“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让“夕阳”更红,“朝阳”更美。
青铜峡市东街社区儿童活动室
固原市原州区绘就“老有颐养”幸福图景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位老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固原市原州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不断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养老托育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服务品质,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持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托育服务需求,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州区景园社区:社区结合实际,从居住环境、出行设施、社区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对社区服务老年人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持续满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求。去年景园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原州区景园社区养老托育与适老化、适儿化一体化改造休闲亭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