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小修小补”点建设
【工作落实】
金凤区鲁银社区“便您生活铺”为“小修小补”再“加码”
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以“悦邻里”赋能完整社区建设
永宁县永和社区“小缝小补”让便民服务“扎根”家门口
大武口区万盛社区“小需求”燃旺群众“大满足”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小修小补”点建设
完整社区建设是城市更新行动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目标在于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并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形成多业态聚集的社区服务商圈。
2025年,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社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领”的工作路径,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社区居民“家门口”(步行 5-10 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服务设施。社区“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一直是群众生活中的刚需。一端连着普通群众,承担着推动便利消费、服务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功能;另一端连着众多个体工商户,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打造多元业态融合创新的便民服务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6月12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2025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继续支持有条件的试点社区在培育社区商业与基本生活服务基础上,让传统的“小修小补”成为城市商业有机组成,融入城市生活的肌理之中,真正发挥“小修小补”的便民作用,构建有烟火韵味的亲民、惠民、便民场景,营造商居和谐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二是实现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随着我区城市的不断扩展,发现过去在街头巷尾随时能找到的小修小补消失了,家里的物件坏了破了无处修补,只能丢弃。曾经,街头巷尾的各类修理摊随处可见。衣服拉链坏了,下楼就能修;鞋子破了,到街角就能补;钥匙丢了,小区门口就有得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习惯的迭代变迁,加上城市管理理念的变化,这些“小修小补”商业微形态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让从小在勤劳节俭氛围中生活长大的50、60后大爷大妈们十分感叹。面对“小修小补”服务缺失的民生痛点和社区群众的呼声,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特别要求全区各市、县(区)注重推动社区“小修小补”点建设,将“小修小补”打造成基层为民便民服务的幸福品牌。三是便民服务经营规范化,“烦心事”变为“暖心事”。把这些消失的“小修小补”服务小摊安放在需求最集中的社区,既给这些老手艺人找到落脚点,也能满足居民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与社区牵头,将修鞋、开锁、配钥匙、缝纫、换拉链、上下水管道维修等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修小补”服务经营规范化,将社区管理的“烦心事”变为服务居民的“暖心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点已基本实现69个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覆盖。下一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打造一批便民服务设施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宁夏完整社区建设样板社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发展。

金凤区鲁银社区“便您生活铺”为“小修小补”再“加码”
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针对居民日常“小修小补”需求,推进金凤区鲁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便您生活铺”。主要做法是:一是“生活铺”解决群众生活中“关键小事”。“生活铺”以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关键小事”为目标,将每月一次的“乐活”公益集市中的便民服务进行延伸。二是“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常态化。以“公益+低偿”的方式,常态化为居民提供缝纫、磨刀、配钥匙、洗鞋等多项便民项目,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真正实现城市发展速度与民生服务温度双向奔赴的良好趋势。
自4月23日开始服务以来,鲁银社区“便您生活铺”共计清洗锅底160件,磨剪子磨刀500把,缝补修改衣物753件,清理鞋子20双,配钥匙86把。做到了“四个不出社区”(理发,清洗锅底,磨剪子磨刀,缝补修改衣物等),真正实现让“便民服务进家门、群众办事少跑腿”,让群众身边事身边办。

金凤区鲁银社区“便您生活铺”为“小修小补”再“加码”
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以“悦邻里”赋能完整社区建设
完整社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既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更要构建有温度的邻里共同体。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推进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聚焦居民“小修小补”的民生痛点,主要做法是:一是整合资源打造“悦邻里理发缝纫点”。以精准便利的服务为完整社区建设筑基。作为完整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关键支点,“悦邻里”精准覆盖多元生活需求。理发区邀请经验丰富的理发师,提供男士短发、女士长发修剪、儿童理发等全品类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特别推出上门理发服务,让便利直抵家门;缝纫区配备先进设备与专业师傅,以精湛技艺修复衣物,让旧物重焕实用价值与情感温度。二是打造多功能“小修小补”综合服务点。服务点还整合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配钥匙等“小修小补”项目,联动辖区商户技术骨干,快速诊断并解决居民生活难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为完整社区的功能完善提供坚实支撑。让“小修小补”便民服务持续点亮居民的品质生活,为完整社区建设增添更多民生温度。

“金凤区银新苑北社区整合资源打造“悦邻里理发缝纫点”
永宁县永和社区“小缝小补”让便民服务“扎根”家门口
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中,永宁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永和社区以“盘活闲置空间、聚焦民生需求”为核心,通过“空间微更新+服务微升级”,让磨刀磨剪子、配钥匙、家电维修等“小缝小补”服务从“流动摊贩”变为“固定站点”,以"方寸空间"的精细化服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生活帮手”。主要做法是:一是空间利用“精细化”,让“杂物间”变“便民点”。社区紧紧围绕居民需求,盘活现有闲置资源,把小区广场闲置的杂物间有效利用打造“便民驿站”。通过入户摸排、发放招募宣传海报,引导有技能的党员、群众加入“人才库”团队,发掘具备缝纫、家电维修等技能的居民13人,建立能人巧匠“人才库”;通过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便民服务的主动性,并通过提供场地、免交水电暖费用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丰富服务供给。择优选取6名不同手艺的匠人入驻便民驿站(如:擅长理发的蒋凤英、磨刀磨剪子的李师傅、裁缝郭荣等)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鼓励手艺人设岗定点、公示服务价目表,采取“公益+低偿”的方式为群众开展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实惠的生活服务,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二是服务供给“融合化”,让“小缝小补”变“服务枢纽”。通过走访入户、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与需求,引进“小缝小补”等匠人,并推出“小修小补”“排班”服务和“点单”服务,排班表及服务电话公示在便民驿站门口,居民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服务,如居民急需可随时“点单”,针对老年人多的特点,在服务点增设“上门”服务;考虑到上班族时间紧张,推出“预约服务”,居民线上留言,师傅下班后留件处理,让供需对接更精准。截至目前,便民驿站已开展便民服务500余次,累计解决居民家电维修、磨刀磨剪子、裁剪裤边、换拉链等“小缝小补”450余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群提供上门服务50余次,开展公益日活动12次,把便捷服务实实在在送到居民身边,也获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便民驿站”也是社区的“民情收集站”,手艺人在服务时留意居民诉求(如“楼道灯坏了”“老人行动不便”),及时反馈社区,形成“服务+治理”联动机制。社区“便民驿站”不仅留住了老手艺人的“烟火气”,更让“小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成为完整社区建设中“接地气、暖人心”的生动实践。

永宁县永和社区便民驿站的磨刀磨剪子服务

永宁县永和社区便民驿站的裁缝服务
大武口区万盛社区“小需求”燃旺群众“大满足”
大武口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推进大武口区万盛社区聚焦群众日常生活小修小补小缝的迫切需求,打造万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让社区服务更精准、基层治理更精细、邻里关系更和谐。主要做法是:一是“小修小补”便民志愿服务常态化。为充实服务力量,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招募,深入挖掘辖区党员、居民的特长,建立社区“人才库”,组建起家电维修、义务理发、磨刀磨剪子等互助小组,通过日常走访入户、板凳议事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居民需求,根据居民的需求,利用邻里节、赶小集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小修小补”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小修小补”便民志愿上门服务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上门理发,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焕新颜;为有缝补衣物、修拉链、截裤脚、修补鞋子等需求的居民提供缝补服务,一针一线“缝”出烟火气,“补”进邻里情。维修水暖、家电故障,配制钥匙等这些贴心服务,不仅解决生活难题,也让居民的小需求得到了大满足,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三是“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精准化。已形成了“专业服务精准到位、基层力量深度参与”的便民服务工作模式,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社区卫生站等,根据居民需求清单,将辖区居民最需要的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社区便民服务零距离,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专业服务。
下一步,大武口区万盛社区积极延伸“小修小补”便民服务触角,让更多的“小修小补”回归“完整社区”,用更细致的服务提升城市品质,呵护社区的浓浓烟火气。

大武口区万盛社区常态化的“小修小补”便民志愿服务点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