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全力推进2025年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第四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专刊(4)

发布人: 文章来源: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工作落实】

兴庆区丽景社区提质升级完整社区 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忧”

灵武市西昌街社区以托为桥连百姓民心以育为基惠完整社区万家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从“没人带”到“安心托”完整社区建设见实效

彭阳县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机构落户郑河街社区





兴庆区丽景社区提质升级完整社区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忧”

现在把 2 岁多的宝宝送到社区幼儿园托育班,不仅离家近,还能看到正规的备案资质,我们上班太放心了!” 家住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丽景社区在水一方 A 区的张女士,每次送孩子入园时,脸上都洋溢着安心的笑容。她的这番感慨,精准道出了社区内众多双职工家长的共同心声。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工作指导下,丽景社区大力实施社区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随着社区东晨幼儿园托育机构完成备案并正式投入运营,丽景社区“一老一幼”服务体系再添关键支撑,普惠托育服务也从“有场地”的基础保障,全面升级为“有资质、有规范”的优质服务,切实破解了家长们长期面临的“带娃难” 困境。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深度挖掘辖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让普惠托育真正走进完整社区居民生活

一直以来,“带娃难”都是困扰年轻家长的民生痛点,尤其是2-3岁婴幼儿的照护问题,更是让不少双职工家庭陷入“上班没人带、送托没渠道”的两难境地。为精准满足社区群众对“一老一幼”服务的迫切需求,银古路街道丽景社区深度挖掘辖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重点推动幼儿园现有设施的优化利用,构建起“托育机构+幼儿园托班”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以分层、精准的服务模式,覆盖不同家庭的托育需求,让普惠托育真正走进居民生活。作为社区普惠托育服务的核心载体,积极引入第三方托育机构东晨幼儿园开设托育班,成为破解“带娃难”的重要突破口。为确保托育服务的安全与品质,社区与幼儿园紧密协作,从硬件设施完善到服务标准落地,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硬件方面,针对婴幼儿活动特点,幼儿园专门加装了儿童活动区域的安全防护栏,铺设了防滑地板,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流程,从环境安全到卫生健康,全方位守护孩子们在园期间的成长安全。

二、注重社区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设施规范化标准建设

更让家长安心的是,此次东晨幼儿园托育机构完成备案,意味着其在师资配备、课程设计、照护流程等核心环节,均达到了规范化标准。“托育班配备了4名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专业照护老师,还有2名专职保育员,师生配比完全符合行业规范,能充分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细致照护。” 社区工作人员黄微介绍道。在课程设计上,托育班紧密围绕 2-3 岁婴幼儿的认知规律、动作发展特点与语言学习需求,以游戏化教学为核心,通过绘本阅读、积木搭建、音乐律动等丰富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能力、快乐成长。

三、注重社区托育服务机构提供膳食的健康

此外,托育班还贴心提供每日营养膳食与专业午休照护服务。早餐精心搭配鸡蛋、牛奶与谷物,确保孩子摄入充足蛋白质与能量;午餐则按照婴幼儿膳食营养标准,准备两荤一素一汤,兼顾营养均衡与口味适配,让家长无需担心孩子在园的饮食健康。“孩子在这里每天都能玩到新玩具,回家后还会主动给我们唱在幼儿园学的儿歌,比以前活泼多了!”提及孩子的变化,家长刘先生满脸欣慰,“之前也找过几家私立托育机构,要么距离太远接送不便,要么收费太高超出预算,现在家门口的幼儿园有了正规托育班,每月 1250元还包含餐费,性价比特别高,我们终于不用为孩子照护的事操心了。”

此次兴庆区丽景社区普惠托育服务的升级,不仅是对“一老一幼”民生工程的深化实践--从硬件安全到膳食营养全方位保障,更精准对接双职工家庭需求,以规范服务解育儿难题,更彰显了完整社区治理精细化的温度与力度,让民生服务真正落地见效。


兴庆区丽景社区深度挖掘辖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让普惠托育真正走进完整社区居民生活。



兴庆区丽景社区托育服务以游戏化教学为核心,通过绘本阅读、积木搭建、音乐律动等丰富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能力、快乐成长。




灵武市西昌街社区以托为桥连百姓民心以育为基惠完整社区万家

灵武市城区街道西昌街社区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幼儿园与托管中心建设,在灵武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下,聚焦辖区 0-3 岁婴幼儿家庭 “托育难、照护愁” 的核心痛点,以 “幼有善育” 为目标,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园协同” 原则,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通过盘活资源、创新模式、优化服务,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普惠优质的社区托育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家庭育儿压力,让托育服务不仅 “解燃眉”,更能 “促融合”。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老幼共融” 模式,破解 “带娃 + 养老” 双重需求

针对部分家庭 “老人帮衬带娃压力大、自身康养需求难满足”的问题,社区将托育点与小区邻里驿家毗邻布局,共享活动场地与服务资源,打造“老幼共融”服务场景。老人可将孙辈送至托育点玩游戏与早教老人则可在邻里驿家参与打牌健身、康复理疗等活动,实现“送娃玩耍即享服务”。同时,我们定期策划“祖孙手工坊”“银发伴萌娃”“老故事小课堂”等主题活动,让老人与孩子共同制作手工艺品、分享成长故事,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帮助婴幼儿培养亲情意识与社交能力。

二、“托育 + 就业”模式,赋能女性实现“家门口增收

辖区有部分宝妈因“需照顾幼儿”被迫中断工作,存在强烈的灵活就业需求。为此,西昌街社区聚焦辖区妇女“想增收却难出门”的痛点,依托托育点推出“邻里职通车”项目,对接本地企业拓展岗位,让“顾家”与“增收”不再矛盾。通过精准对接灵武市奇迹残疾人手工坊,为居家妇女量身打造灵活就业新路径。联合手工坊推出“进阶课”,按学员特长定制编织、缝纫等专项培训,并探索“家庭工坊”互助模式——由熟练妇女带动邻里形成“居家生产、集中收送”的就业链,形成 “托育减负、就业增收、企业增效” 的良性循环,相关做法获辖区女性家庭广泛认可。

三、“家园联动” 模式,构建 “科学育儿” 共育闭环

为避免托育服务 “单打独斗”,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构建 “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室协同共育体系。依托辖区灵武市第二幼儿园,融合公办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生活照料+习惯养成+启蒙发展”三位一体托育体系:由持证保育员与幼儿教师组建专业照护团队,提供科学喂养、健康监测等基础服务;通过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感官训练等趣味活动,助力婴幼儿语言、社交能力发展;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定期开展育儿知识分享会,同步提升家庭照护能力。依托灵武市二幼专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打造的“润芽”小时光托育体验营,为家长提供灵活短时照护服务,以时间灵活、按需使用为核心特点,能切实解决家长临时或阶段性的育儿难题,深受广大家长的好评。同时社区联动水木灵州卫生服务室创新建立 “1+1+N” 服务体系:1 名专职社工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对接家庭需求与托育服务;1 名医护人员每周驻点 3 次,提供生长发育监测、疫苗接种提醒、常见病预防指导等服务;N 名涵盖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手工制作等领域的志愿者轮值参与,形成“专业引领 + 志愿补充”的服务合力

灵武市西昌街社区盘活资源,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普惠优质的社区托育服务体系。

  下一步,灵武市城区街道西昌街社区进一步拓展 “托育 +”服务场景,联合辖区商超推出 “育儿用品优惠套餐”,联动早教机构开展 “公益亲子活动”,推动托育服务与医疗、商业、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完整社区服务品质,切实让辖区家庭感受到 “幼有善育”的温暖。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从“没人带”到“安心托”完整社区建设见实效

为深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扎实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青铜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下,裕民街道北苑社区精准聚焦群众“一老一幼”核心关切,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以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为突破口,创新打造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托育服务,切实破解家庭“带娃难”的民生痛点,为社区生活注入温暖底色。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盘活教育资源,织密多维度托育服务网络

北苑社区依托15分钟生活圈布局,整合辖区教育资源,构建“托育机构+嵌入式托育+公益课堂”三位一体服务矩阵。目前,生活圈内已有3所幼儿园、1所小学,还引入2个专业托育班,实现“幼有所托、学有所依”,形成“幼有所托、学有所依”的就近服务格局。服务形式灵活,设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满足双职工长期照护与父母应急托管需求;定价坚守公益属性,通过资源统筹实行政府指导价,让家庭“托得起、用得上”。

二、激活服务动能,构建全周期成长支持体系

针对学龄儿童,北苑社区依托学校、幼儿园及社区阵地,打造“七彩假期”寒暑假公益课堂与周末公益课堂。邀请专业教师和志愿者授课,开设作业辅导、安全教育、创意手工等课程,既解假期“看护难”,又助儿童提升素养。同时,常态化开展科学育儿指导讲座,邀专家、医护人员分享保健、营养等知识,提升家庭照护能力,构建“社区+家庭+校园+托育班”协同育人格局。 三、聚焦成长需求,筑牢居民幸福生活根基

北苑社区链接社会资源,联合社工机构等多家社会组织关注困难青少年:已为3位困难青少年建“爱心小屋”,帮50余人实现“微心愿”,慰问困难青少年100余人次。截至目前,相关服务惠及青少年及学龄儿童200余人次,满意度超98%,以实效回应群众期盼。

下一步,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将以完整社区建设为抓手,围绕托育服务“提质扩面、精准暖心”发力。硬件上,增设儿童活动区域与益智设备,完善资源布局;服务上,联动多方新增亲子互动、心理疏导课程,将育儿讲座下沉至楼栋;帮扶上,为困难青少年建“一人一档”,扩大“爱心小屋”规模与“微心愿”认领范围,联合社会力量建长效平台。社区将探索“公益+专业+精准”运营模式,推动托育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把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发展,提升完整社区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


  铜峡市
北苑社区以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为突破口,创新打造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托育服务,切实破解家庭“带娃难”的民生痛点。



彭阳县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机构落户郑河街社区

彭阳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指导下,郑河街社区紧紧围绕社区居民急难愁盼迫切需求,大力实施社区幼儿园与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为切实满足社区群众对优质托育服务的需求,实现3岁以下儿童“就近托、放心托、专业托”的目标,让“职场父母”能够兼顾工作与育儿,彭阳县委、县政府统筹各方资源,在卫健、妇幼保健、教体等多个部门协助推进下,将原县第五幼儿园改建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位于白阳镇郑河街社区惠民家园小区院内,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在师资配备上,中心采用“教育+卫健”双专业支撑模式,由原五幼部分教师与县妇幼保健院护理医师按1:1比例组建专业团队。目前,共开设6个托育班型,包括1个乳儿班、2个托小班、3个托大班,可容纳100名婴幼儿。中心领导班子由教育和卫健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拥有丰富的管理、指导和协调经验。专任教师均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100%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专业合格率达100%。团队充满活力与爱心,具备专业教育素养。配备专业的医护团队,成员均持有相应资质(持证率100%),拥有长期婴幼儿照护服务经验,医护知识扎实。

作为彭阳县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固原市首家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将为县域内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带来专业便捷的托育新选择。


  阳县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机构


  阳县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机构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