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落实】
兴庆区丽景社区环境卫生设施焕新颜 让“要我分”变“我要分”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改造点亮完整社区“绿色治理样板”
永宁县建设社区多元举措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筑牢完整社区硬件基础
【工作特色】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守护青山绿水 绿色生态永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兴庆区丽景社区环境卫生设施焕新颜 让“要我分”变“我要分”
“以前投放垃圾得赶时间,现在这个标准化厢房又干净又方便,还能随时学分类知识,咱们分类的积极性都高了!”近日,兴庆区银古路街道丽景社区居民王女士在新建成的标准化垃圾分类投放厢房投放垃圾时,对升级后的设施赞不绝口。作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重要举措,兴庆区丽景社区在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指导下,聚焦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痛点难点,通过科学布局点位、升级硬件设施、激活居民参与、健全长效机制,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成功推动垃圾分类从“要我分”的被动要求,转变为“我要分”的自觉行动,为城市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眼的绿色。主要推动落实工作与取得成效:
一、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民生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为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改善人居环境,丽景社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民生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结合居民分布、出行动线等实际情况,社区科学规划设置6个垃圾分类回收点位,实现垃圾分类服务全域覆盖,让居民“步行几分钟就能找到投放点”,彻底解决了以往“找桶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社区重点打造了1个面积达120平方米的标准化垃圾分类投放厢房,全面替代以往简易投放点,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旧貌。
走进这座标准化投放厢房,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投放桶摆放规整,桶身洁净无异味;智能称重系统、高清监控设备、充足照明设施和便民洗手台一应俱全,外侧增设的遮雨遮阳棚,有效破解了恶劣天气下投放不便的难题。此外,厢房墙面张贴的垃圾分类指南、投放时间表和宣传海报图文并茂,清晰标注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让居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二、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硬件提质的同时,社区更着力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分类达人评选”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现场指导、发放宣传手册、微信群推送科普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意义。在浓厚氛围的带动下,不少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带头践行分类要求、分享分类技巧,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逐渐形成了“人人关心分类、人人参与分类”的良好社区风尚。现在社区里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准确区分各类垃圾,投放也越来越规范了。
三、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效推进、落地见效,社区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专人负责各投放点位的日常巡查、保洁和维护,及时清理垃圾、擦拭设备,持续保持投放环境整洁有序;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制度,督导员在投放高峰时段在岗值守,耐心解答居民疑问、纠正不规范投放行为;同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对分类成效显著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拒不配合的进行耐心劝导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在兴庆区丽景社区,整洁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已成为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垃圾分类不仅让社区居住环境更洁净宜居,更成为居民自觉践行的文明新风尚。下一步,社区将紧扣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改造建设要求,持续优化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度和分类准确率,以实际行动助力完整社区建设,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兴庆区丽景社区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分类达人评选”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现场指导、发放宣传手册、微信群推送科普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意义。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改造点亮完整社区“绿色治理样板”
为统筹推进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改造建设,在吴忠市、利通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指导下,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立足“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跳出“设施建设只谈设施”的局限,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将社区生活垃圾设施建设与社区文化、便民服务、低碳理念深度融合,打造兼具实用性与人文温度的“绿色治理样板”,让分类设施真正成为凝聚社区共识、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主要推动落实工作与取得成效:
一、“设施+文化”,让绿色理念浸润民心
社区打破传统宣传模式,将垃圾分类屋打造为“绿色文化长廊”。在设施周边墙面绘制垃圾分类主题彩绘,融入西夏文化、黄河文化等本地元素,搭配“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城市一大步”等通俗标语,让设施成为社区风景线;在智能分类亭设置“环保故事分享区”,居民可通过扫码留言分享分类心得、低碳生活妙招,形成“人人讲环保、事事重分类”的文化氛围。同步开展“垃圾分类文化节”,组织居民自编自导快板、情景剧等文艺节目,将分类知识、设施使用规范融入表演,让绿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民心。
二、“设施+便民”,让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聚焦居民实际需求,社区在核心垃圾分类亭旁增设“便民服务站”,配备应急药箱、充电设备、雨伞借用、快递临时存放等功能,让居民投放垃圾时可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针对上班族投放时间集中的问题,推出“错时投放+延时督导”服务,延长智能分类亭开放时间,安排志愿者在投放高峰时段现场指导,解决“下班晚了投不了、投放错了没人纠”的难题。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分类设施周边定期开展“环保+健康”主题义诊,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让垃圾分类设施成为连接民生服务的“纽带”。
三、“设施+低碳”,让绿色发展落地生根
以垃圾分类设施为支点,社区探索“分类-回收-再利用”闭环模式。联合专业回收企业,在分类屋设立“可回收物精细化回收点”,对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打包、集中回收;将部分可回收物加工制成花盆、收纳盒等手工艺品,在社区文创市集展示售卖,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垃圾分类设施维护与环保公益活动,形成“资源回收-公益反哺”的良性循环。此外,社区利用智能分类系统数据,为居民生成“个人低碳账单”,清晰展示每次投放减少的碳排放量、累计贡献值,定期评选“低碳先锋”并给予积分奖励,激发居民参与低碳行动的内生动力。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实践得到居民广泛认可与上级部门肯定,绿色生活理念已深度融入社区日常。下一步,社区将持续紧扣完整社区建设要求,不断探索“设施+”融合创新路径,推动垃圾分类从生活习惯升华为文明自觉,为构建生态宜居、邻里和睦的美好完整社区筑牢绿色根基。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将分类知识、设施使用规范、绿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民心。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让垃圾分类设施真正成为凝聚社区共识、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绿色生活理念已深度融入社区日常。
永宁县建设社区多元举措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筑牢完整社区建设硬件基础
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永宁县始终将环境卫生设施改造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在永宁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指导下,永宁县建设社区始终紧跟县域统一部署,牢牢锚定“全民参与、科学分类、长效落地”的核心目标,从最初的政策宣传、理念普及,到设施完善、机制建立,再到常态化督导、精细化推进,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结合社区居民居住密度与出行动线,科学规划布局3个标准化垃圾分类房,每个分类房均配套洗手池、分类指引牌、遮雨棚等便民设施,让居民投放垃圾更便捷、更舒心,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筑牢硬件基础。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从“起步探索”到“规范运行”再到“常态长效”的稳步跨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显著成效。主要推动落实工作与取得成效:
一、精准宣传,让分类知识“入脑入心”
社区聚焦“零门槛参与、全方位覆盖”,构建多元化宣传体系。通过在小区宣传栏、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手册,清晰标注常见垃圾归属类别与投放要求,让分类标准直观易懂。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需求,打造特色主题活动:为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手工制作、绘画创作,鼓励孩子们用废旧材料DIY创意作品、以画笔描绘环保理念,在实践中深化资源回收意识;为老年居民提供“一对一”现场讲解,用通俗语言破解分类困惑,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场,覆盖居民1200余人次,有效破除“分类盲”误区。
二、全民参与,让分类习惯“落地生根”
依托完整社区共建共享机制,社区激活居民参与内生动力。组建由党员、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分类督导队,在投放高峰时段值守引导,及时纠正不规范投放行为,用“身边人带身边事”带动整体参与度。搭建居民互动平台,将垃圾分类融入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在轻松氛围中深化分类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同时,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根据居民建议优化投放点服务细节,让分类服务更贴民心。
常态监管,让分类实效“长效巩固”
建立“社区监督+物业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重点内容,强化对物业履职的全过程监督。针对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处置难题,永泰家园已单独设立大件垃圾分类箱,破解了此类垃圾无处可放、清运不便的问题——投放点垃圾收集满后,物业公司将第一时间拉运处置,让分类管理更高效、更省心。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常态化巡查各投放点,重点核查物业对垃圾桶的消杀、清洗落实情况,对消杀频次不足、清洗不彻底等问题当场督促整改,确保桶身、桶内及周边区域无异味、无残留;并督促物业做好分类台账记录,以规范化管理弥补硬件短板,持续巩固分类实效。如今,辖区垃圾分类准确率稳步提升,居民满意度达95%以上。
下一步,永宁县建设社区将紧扣完整社区建设要求,聚焦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从三方面精准发力、务求实效:一是优化宣传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准确率;二是深化居民参与。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积分兑换”“分类达人评选”等活动,激发居民内生动力;三是压实监管责任。明确物业、社区工作者、督导员岗位职责,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机制,确保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各环节闭环管理。通过系统化、精细化举措,切实将垃圾分类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具体实践,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完整社区夯实基础、贡献力量。

永宁县建设社区科学规划布局标准化垃圾分类房建设,每个分类房均配套洗手池、分类指引牌、遮雨棚等便民设施,让居民投放垃圾更便捷、更舒心,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筑牢硬件基础。

永宁县建设社区搭建居民互动平台,将垃圾分类融入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在轻松氛围中深化分类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工作特色】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守护青山绿水 绿色生态永续”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自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银川市、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大力推进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改造建设。2025年第四季度,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组织辖区“石榴籽少年团”,联合党员、退役军人及志愿者代表开展“守护青山绿水 绿色生态永续”冬季垃圾分类爱护环境活动,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寒冬中传递温度。主要推动落实工作与取得成效:
一、点“绿”成暖,绘就“发展亮色”
悦心桥下,万家湖畔,寒风挡不住热情,实践活动以一场干货满满的户外宣讲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冬季虽草木枯黄,但生态保护不能‘降温’,要持续强化源头保护,守护好湖泊湿地生态,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防线。”志愿者向少年们、党员及退役军人代表生动解读环保重要性,讲解冬季垃圾分类、枯枝落叶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等实用知识,大家围站成圈,认真倾听,在凛冽寒风中凝聚起环保共识。
二、以“绿”为引,展现“环保本色”
志愿者带领少年们、党员和退役军人代表开展“环保脑洞”分享会,以互动交流的形式畅想冬季环保生活。“冬季取暖优先选择清洁能源”“废旧衣物改造保暖用品”“雪后及时清理公共区域杂物,避免融化后污染土壤”……不同年龄层的代表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精彩火花。“每一件废旧物品都有再利用价值,下次活动我们可以带上家中废旧布料、纸箱,一起制作冬季环保手工艺品!”志愿者老师的提议得到全场响应,为后续活动埋下伏笔。
三、守“绿”成风,谱写“生态乐章”
尽管寒气袭人,呵气成霜,但“石榴籽少年团”成员与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们热情不减。大家分工协作,少年们弯腰捡拾湖边、步道上的塑料瓶、包装盒、碎纸片等垃圾,冻红的小手却动作麻利;党员和退役军人代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隐蔽角落的杂物,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志愿者们则手持精心设计的环保宣传彩页,向过往居民普及冬季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冬季不打烊”“节约用电暖身更暖心”“绿色出行助力冬季空气质量提升”等内容,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环保理念,不少居民主动驻足领取彩页,咨询相关问题。
“这么冷的天还坚持做环保,真是好样的!”路过的市民纷纷为这支队伍点赞。经过数小时奋战,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手中的垃圾袋和宣传彩页分发记录,都是对生态保护的切实贡献。站在桥边远眺,冬日里的家乡虽少了葱郁,却因这群守护者更显生机,大家心中使命感油然而生。“这个冬天因为这场活动变得特别有意义”“原来冬季环保有这么多学问,我要把彩页内容分享给家人”“作为党员,能和孩子们一起守护家园,很荣幸”“退役军人就该冲锋在前,环保战场也不例外”,活动现场的真挚感言温暖了整个寒冬。
少年有志,党员带头,老兵冲锋,志愿同行!大家用实际行动宣传活动宗旨,倡导居民从日常点滴做起,养成节约、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共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共建绿色美好家园。阅海万家社区党委书记王宁表示:“阅海万家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此次联合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与少年团开展活动,正是‘石榴籽’精神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绿色成为生活的底色,让环保成为每个人的自觉,即便寒冬腊月,也让青山绿水始终有人守护!”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垃圾亭的新建与升级改造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垃圾分类房的新建与升级改造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垃圾分类房的新建与升级改造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深入民生

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向过往居民普及冬季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冬季不打烊”“节约用电暖身更暖心”“绿色出行助力冬季空气质量提升”等内容。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