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正文

蜕变的老房子 演绎着新幸福 ——吴忠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纪实

发布人: 文章来源:吴忠日报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改造后的青铜峡市教育小区环境舒适,居民边健身边聊天(摄于9月27日)。马一萍 摄


改造后的利通区永昌桃花苑小区变化很大,就像公园一样(摄于9月22日)。马一萍 摄


    住宅楼加装保温层,墙体上画上栩栩如生的墙绘,将空地改造成休闲凉亭,增设文化长廊和党群活动站……吴忠市一些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变成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住宅区。


  拆除小区间的围墙,对邻近的小区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熟人社区”,增进邻里感情……吴忠市整合散乱家属院,经过提升改造,成为规模化社区,实现了资源共享、邻里和睦。


  积极引进物业公司,成立业委会,以红色党建引领小区规范化管理……吴忠市社区居民有了“服务管家”,有了“主心骨”……


  近年来,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吴忠市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市开展“让幸福在老百姓家门口升级”为民办实事主题活动,倾力打造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的“六有”人居环境,让幸福生活在老百姓家门口“升级”。


  美!小区环境大变样居民发自内心点赞


  “改造后的小区,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社区治安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的感激之情。感谢市委、市政府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所做的工作,感谢党的好政策。”


  日前,青铜峡市裕民街道银河社区教育小区的张维国老人写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老人欣喜地讲述了所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并充分表达了对市委、市政府心系广大基层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感激之情。


  9月27日,记者来到一些旧貌换新颜的老旧小区,感受以青铜峡市教育小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的变化,聆听被改造后小区居民的心声。


在青铜峡市车水马龙的文化北路有个不起眼的小区——教育小区,虽然不如新建住宅小区那样高大上,但小区内整洁的环境、温馨的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着21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小区一年前可不是这样。”今年81岁的张维国谈起小区的变化,一脸满足。


  6栋楼全部进行修缮、6条路彻底重新改造、6块草地进行绿化美化、16个单元门全部更换、新建8个凉亭、新安装儿童娱乐设施、新建健身广场……在老人手写的感谢信中,老人列举了12项小区一年来的变化。


  在6号楼一单元一层居住的孟淑英老人,今年已77岁。自从小区改造后,她天天站在南阳台,推开窗户看着窗外的美景。做饭的时候,她站在北阳台,看着小区的孩子们在新安装的娱乐设施上玩耍。用老人的话说,现在看这个小区哪哪都好,前前后后都是景。


  孟淑英家所处的位置,在老旧小区没改造前,朝南是该市中医院旧址,有两米高的围墙,一米宽的臭水沟,经常还有人在围墙旁方便,朝北是一片杂草地。对此,老人很是苦恼,夏天根本不敢开窗,儿女更是劝她搬离此地。


  “瞧瞧,我们小区现在是真漂亮,这边打开窗子有广场、有凉亭,风景好还看得远。再不像原来刮个风,风沙就往屋里刮,现在干净得很。我喜欢娃娃喜欢热闹,北窗子这边每天都有娃娃玩滑梯,看着娃娃们耍得高兴,我的心情也好,这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孟淑英说。


  教育小区的华丽转身,是吴忠市成功改造老旧小区的缩影。去年以来,吴忠市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提升,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绿化美化良好、管理科学有序。这些老旧小区的“颜值”不断提升、“内涵”不断丰富,整个小区焕发出更多“青春”活力,充满“时尚”气质。


  爽!“菜单式”改造让居民生活更方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部分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基础配套落后、设施老化失修等原因,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改造提升,势在必行。但改造工作众口难调,只有精准施策,才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全市各住建部门实地调查摸底,对于符合改造要求的,明确改造范围及任务,确定了改造内容,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


  什么不行就改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入户调查、问需于民,吴忠市将老旧小区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改造“菜单”。


  9月27日,张维国收拾好了衣服,他要去量血压,从家出发到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只用了3分钟。


  “叔,血压都正常,到秋天了气候干燥,要多吃润肺的蔬菜水果,还要注意早晚加衣服,别感冒了。”


  “以往,咱老年人看病,还要走到几公里外的医院或在小区外的诊所。现在,不用为一点小病跑远路了,在家门口就能看,方便多了。”


  在此次老旧小区改造中,吴忠市改造最大的亮点是推广了“人民设计师”模式,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小区居民说了算。


  这其中包括拆除违章建筑、各类线缆管线的入地改造、居民楼的屋面防水、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的改造、道路及绿地的改造。


  而像居民们关心的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站、休闲座椅、消防设施等要求,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得到了解决。


  如今各个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输液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一个都没有少,另外还配备了电脑和空调。在这样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环境里就医,居民都纷纷称之为享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带来的好处。


  “我们小区经过改造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看病不出远门外,社区还有换热站,到了冬天供暖不犯愁,停车位一个挨一个,小区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好,生活在这样的小区很舒服,我呀就在这安安心心地过幸福晚年了。”张维国越说越乐呵。


  变!党建引领红色“合伙人”为民解难题


  硬化小区道路、改善绿化环境、重新施划停车位……通过改造提升,如今的利通区金星镇利宁社区桃花苑小区发生了蝶变,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一些看不见的变化也在孕育。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党心工程。吴忠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党建,通过锻造老旧小区“红色引擎”,全面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统筹协调居委会、业委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让老旧小区既要“改”得好更要“管”得好。


  9月27日下午,在桃花苑小区的会议室,网格支部书记、小区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楼道红管家等围坐一起,就引进物业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一事进行了讨论。随后,他们一起对小区环境卫生进行了清扫。


  “这两年小区的物业由原来的管理变成现在的主动服务了,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开展了红色物业活动,小区的楼道干净了,停车也井然有序,我们很多的合理诉求都得到了及时回应、解决。”今年78岁的李忠是小区的老住户,小区一天天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利宁社区大力实施“红色物业”双覆盖攻坚行动,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企业,建立健全物业党支部,推动物业企业与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等协调联动,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打造互联互动“共同体”。推行红色物业效能考核,社区党委通过红色板凳会、红色小院谈话会、红色议事厅等形式确定“四事一考”五项清单,定时“清账”,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青铜峡市在全区率先开展物业管理体制改革,赋予街道社区对辖区物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权、评价考核权,建立物业“评星定级”管理考核机制,将配合程度不高、居民不满意的列入“黑名单”或“降星”管理,确保物业服务跟得上、小区管得好。


  初秋的吴忠,随意走进一处居民小区都是一派祥和景象:各色鲜花在窗台前、宣传栏边、绿化带里绽放,高矮不一的绿植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小区内,停车位规划得整整齐齐,各楼栋的墙面上崭新的管线规整地排列开来,居民三三两两聚在长廊里、阳光下闲聊……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既有怀旧感,又有新鲜感,让老房子住出了“新”幸福!


  今年,吴忠市79个计划改造的老旧小区已开工40个,正在进行招标的39个。随着项目陆续开工,老旧小区的道路变宽了、墙面整洁了、停车有位置了、休闲运动有地方了、臭味没了、日常生活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记者 马一萍 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