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表彰大会在银川召开,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轻钢结构抗震节能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在“塞上农民新居”中的应用研究》荣获200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借鉴国内外抗震农宅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了轻钢抗震节能体系,编制了《轻钢结构农宅设计参考图》、《钢结构轻型建筑体系技术导则》、《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建筑构造》、《轻质复合保温板建筑构造》等技术标准和图集,在全区示范建设了多套轻钢结构、轻型复合保温墙体材料的抗震农宅和示范学校。为检验这种农宅的抗震性能,2009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中国建筑科学院国家重点试验室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轻钢结构体系农宅抗震安全、节能保温性能好,在8度以上大震时,结构未发生破坏,达到了大震不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两大工程中全面推广了该体系。该项目还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科技部列入《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该项目的推广应用,为提升我区建筑抗震尤其是农村建筑抗震品质提供了新的建筑形式,大大提高了农村住宅的抗震节能性能,让更多的农民住上了抗震安全房,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