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浩)近日,记者在位于大武口区永康南路一处建筑工地采访时发现,该工地环境干净整洁,施工人员正在路面洒水。“工地出口进行了硬化,驶出的大车用水冲洗,确保上路后不污染路面和周边环境,工地周围还设立了围挡,这些都是标准化工地建设的要求。”该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从我市开展争创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大力整治扬尘污染后,施工工地附近小区的环境明显改善。家住红领喜来小区的王其兰告诉记者:“以前,小区附近的树和草坪上都能看见灰尘,出门的时候要戴口罩。如今,附近丁地每天洒水,没有扬尘,空气也好了。工地周围加了围挡,从工地经过觉得安全多了。”
据市住建局建筑市场监管科负责人介绍,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市住建局通过开展“样板引路”“标化引领”活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观摩活动,积极推广先进标准化工地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凡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必须建有进出车辆冲冼设备,在工程安全报监时需提交文明工地酌实施方案,方案中必须含有车辆冲洗设备在内的防止环境污染的安全措施内容。凡方案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原则,市住建局要求各建筑工地大门口必须采取混凝土硬化措施,车辆从工地驶出必须用水冲洗,以确保工地驶出车辆不污染路面和周边环境,并加大对施工现场办公、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要求施工现场内严格做到围挡作业,对场地进行硬化,对土方及粉状材料进行覆盖或固化,现场和楼层内的垃圾必须及时进行洒水清运,对施工渣土必须进行封闭运输。
截至目前,我市已检查工地36个,针对施工现场未设置洗车设备、场地未硬化、施工渣土未进行封闭运输等问题累计下发7份隐患整改通知书,其中停工整改5份。对所有下发的隐患施行整改和停工整改,派专人督促整改,直至隐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