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建五十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百分之九十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百分之八十五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近日,我市印发《石嘴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村民环境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培育创建50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大武口区建成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全市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厕所粪污逐步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方案》提出六项重点任务着力改善农村村容村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优先解决群众反映最普遍、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推进石嘴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建立生活垃圾运行体系,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或处理)、县区处理”的模式,配齐垃圾处理场所、中转站、收集点、垃圾箱(池)、各式密闭转运车辆,制定村庄保洁制度,配备农村保洁员队伍,建立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转运处理、运营维护机构队伍和运行体系,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8年至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村庄分别达到35%、65%、90%左右,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基本被消除,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
《方案》对农村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运维机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
在资金保障方面,各县区要将整治项目规划、建设、运维、管理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村庄整治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收益等政策,增强自我筹资能力,并创新环境整治项目市场化运作思路和模式,切实拓宽投融资渠道。同时统筹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等,使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最大化。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方案》提出,要严格考核督查,市委、市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效能目标考核和环保督察范围,作为市直部门、县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