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宁建函〔2022〕409号
袁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各地市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改造》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线更新改造工作,指导各地市在全面排查摸底、掌握底数的基础上,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序推进地下管线更新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燃气管道11000公里、供水管道5002公里、排水管道4061公里、综合管廊61公里、供热管道9422公里。今年计划改造城市污水管道826公里、雨水管道628公里、雨污合流管道2713公里、供热管道900公里、燃气管道170公里。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顶层设计,确定目标任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宁建城发〔2021〕15号),要求各地在2021年12月底前基本消除普查出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安全隐患;在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地下市政设施普查工作,摸清底数,掌握存在的隐患风险点并予消除。地级市在设施普查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安全隐患及事故明显减少,城市安全韧性显著提升。
二、用好用足政策,推进改造工作落实
抢抓国家开展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的机遇,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全面梳理更新改造底数,申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8个,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9亿元。制定《全区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整合城市排水防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地下管线更新改造。截止目前,全区实施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2个,预计投资总额26.79亿元,已完成投资7亿元。
三、建立信息平台,推进智慧化管理
结合地下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作,指导各地加快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建设,搭建智能调度平台,加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完善监管系统,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信息及时纳入,实现城市燃气等管道和设施动态监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燃气监管系统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深度融合,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等平台充分衔接,提高城市管网和设施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能,促进对管网漏损、运行安全及周边重要密闭空间等的在线监测、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目前,石嘴山市完成地下管线8个信息系统功能的研发、界面设计。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地下管线更新改造工程审批改革。指导市县优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流程,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探索“一表式”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免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手续、免于办理渣土处置许可,指导市县探索简化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开工审批、竣工验收2个环节压缩审批期限。
二是柔性引进专家。为切实提高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水平,拟从国内柔性引进1-2名城市地下市政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帮助我区从顶层设计上指导开展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建设工作,将对柔性引进的每名知名专家连续3年每年提供3万元的服务活动经费支持。
三是加强管道和设施运维养护。严格落实专业经营单位运维养护主体责任和各地政府监管责任。专业经营单位要加强运维养护能力建设,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定期开展检查、巡查、检测、维护,依法组织燃气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管道和设施带病运行。推动加快燃气等管道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因地制宜细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违建拆除执法,积极解决第三方施工破坏、违规占压、安全间距不足、地下信息难以共享等城市管道保护突出问题。
衷心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