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茜)为将设施蔬菜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沙坡头区镇罗镇紧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富民强镇”这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镇罗镇成立了鼎腾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和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为基地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农机作业等10项功能全面的服务。本土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与宁夏农科院专家组结成对子,面向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日光温室新型种植栽培技术。引进宁夏农科院的高新技术新建了5座“升级版”的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不同的栽培模式、种植方式和新品种,有效降低了生产风险。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合作社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以13个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成永久性蔬菜基地1.3万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扶持新汇发、韭康专业合作社,主动为经营主体搞好土地流转、园区道路硬化、供电、附属设施用地等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在三号路以西、二排水沟以南片区扩大大拱棚种植规模,计划新建设高标准全钢结构示范大拱棚200座600亩,新增露地蔬菜1200亩、供港蔬菜1500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1500亩,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聚集区,引领蔬菜产业全面发展。
在凯歌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村委会建设,共搭建大拱棚74座220亩,将建成的大棚优先承包给本村农户经营,既有效利用了村集体闲置资金,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进韭康、平顺发、新汇发蔬菜流通合作社等13家经营主体参与拱棚建设、蔬菜种植、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外联市场、内联基地、下联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共同致富。
镇罗镇结合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推动生态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通过采摘、农家乐等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镇罗永久性设施蔬菜基地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着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主动适应互联网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新媒体参与到产品推广销售中去。鼑腾合作社通过微信、电商等形式,将基地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推广到区内外各地,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借助各蔬菜流通合作社占有的市场资源优势,引导扶持建立产销机制,对外与外销市场签订销售合同,对内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从而保障了农户种出适销对路的蔬菜,确保产得出、卖得掉。
通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全镇年可生产蔬菜11.4万吨,产值达2.2亿元以上,转移劳动力5000余人,全镇农民人均来自设施蔬菜产业的净收入达到4800元以上,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