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盐池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城乡统筹、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新型城镇化各项数据指标按时有序推进,试点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6%,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13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公园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5.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管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是促进农转人口户籍转移。出台了《盐池县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针对具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含营业房)居住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其他房屋(含营业房)居住的等农业转移人员完全开放盐池县城区落户限制。二是加强人口流动管理。建立了“居住证”制度,明确了在县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目前已共办理居住证4500张,录入出租房屋915间,增加进城落户480户962人。三是保障农转人口均等服务。按照《盐池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管理运行实施意见》,累计为农转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506套。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员子女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一致招生入学政策。同时,实施“电商筑梦”培训计划,孵化本土电子商务种子企业50个,孵化城乡个人成功创业者100人,带动城乡就业840余人,培训城乡电商人才6880人次。
(二)注重改革,促进城乡发展要素流动自由化。一是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印发了《盐池县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方案》和《盐池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着力规范农村承包土地(包括农户家庭承包土地、自留地、自留山和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统筹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管理体系、纠纷调处体系。二是健全完善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加快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在“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将建设用地指标从旧址置换到新区,在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通力解决移民搬迁用地问题。共拆除旧区面积605亩,新建安置区占地面积386亩,安置175户522人,节余挂钩周转指标219亩。三是合理引导农民工多向流动。制定了金融助推产业的“菜单式快捷扶持政策”,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协调银行给予贷款支持,通过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向。培育壮大鑫海公司、美雅裘皮等自治区、市级龙头企业18家,发展滩羊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近500家,辐射带动农户1.98万户。同时,整合项目资金1.9亿元,新建盐池县职业教育中心,调整开设了油气化工、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新兴专业,打造了26个专业实训室和汽修多功能实训车间、工程机械实训车间,先后对18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四是持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捆绑实施,把新型职业农民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截止目前,依托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后续服务,已完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
(三)优化整合,深入推进产城融合优质化。一是整合完善园区功能。根据自治区《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园区区块及面积进行整合,将原来的7个区块整合为4个区块,整合后保留县城工业园区一期、二期以及高沙窝镇工业园区功能区、集中区区块,面积调整为1039公顷,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功能。二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围绕“1个县级运行中心、2个电商产业孵化园、8个乡镇旗舰店、N个村级便利店”的电商产业新布局。2017年以来孵化了50个本土电子商务种子企业,全县建设、孵化电商站点117家(其中乡镇、村级站点62家,社会电商站点55家)。同时引进盒马生鲜、苏宁易购、海尔电商等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入驻,挖掘主导特色农产品,助推“一乡一品”产业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三是促进商贸物流发展。按照《盐池县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有序推进盐池综合农贸市场、利源商贸城和惠安堡镇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建设县级电商物流分拣中心1处、乡镇仓储中转配送中心8处、村级代收点64个,有效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1公里问题,整合后的投递费用整体降低15%以上。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加强教育服务。按照《盐池县2015—2030年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方案》和《盐池县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建设项目规划》,新建了王乐井乡中心幼儿园、青山乡中心幼儿园、城西滩农村幼儿园。同步加强乡村小学、教学点和县城学校在线课堂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二是整合医疗服务。由2家县级医院牵头,分别与8个乡镇卫生院组成2个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共享医疗资源,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每年投入320万元,为签约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免费提供100元体检服务包,截止目前共为1.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免费体检。开展健康咨询5万余人次、上门巡诊1.5万余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 95%以上。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全面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累计资助17643名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金额121.7万元。全面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加快了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进程。利用闲置用房改建农村幸福院102个、农村互助养老院5所,并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个,累计为1000余名老人提供了日间就餐、文体娱乐、康复训练等服务,实现了村级养老服务场所全覆盖。
(五)夯实基础,加强城乡三级体系建设同步化。一是突出县城建设。2018年以来,盐池县委党校、县图书馆、综合农贸市场、古城墙修复、民俗文化园九曲等12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全面开工,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601户,达到全年任务的60.1%。盐柳路、人民街、北园街、东顺路等8条道路排水工程正在陆续开工建设,年内新增道路排水6.6公里。解放东街、西花园2处停车场建设和花马池街、盐州路12处港湾式公交站点改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10月中旬完工。4300米的盐池古城墙修复工程已全面贯通。二是注重乡镇建设。目前大水坑特色小城镇续建项目已全面复工,德昌铁路物流中心(一期)、巨拓石膏精深加工(一期)等重点乡镇发展项目陆续建设投产使用,“一城三镇多点”的城镇布局体系稳步推进。青山乡、王乐井乡2个美丽小城镇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11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按照《盐池县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货币补助工作实施细则》要求,以3万元/户的补贴标准落实发放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补贴对象700余户;以200元/月/户的补贴标准落实发放农村居民进城租房补贴对象467户。三是兼顾村庄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发展格局。2018年计划完成花马池镇惠泽四村、惠安堡镇杜记沟村等美丽村庄建设30个,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自治区编研中心的论证评审,惠安堡镇杜记沟村、王乐井乡王乐井村、冯记沟乡杨庄台村等4个美丽村庄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其余26个已陆续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前完工。污水处理及改厕已完成223户任务,同时网上污水处理及改厕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录入。
(六)创新实践,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化。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构建政策体系。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盐池县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创新驱动 锐意进取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事件管理、信息共享、联动联勤”的总体思路,打破城市管理和综治服务“各自为政”的固有壁垒,率先在全区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应急指挥调度、政府公共服务等工作并轨整合、同步改革。在全国基层综治委工作推进会议上,我县代表自治区向中央综治委介绍了社会治理服务创新工作经验。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推进执法下移。严格按照“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改革要求,完成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三定”方案,梳理了229项权责清单,新成立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共整合各类工作人员174名。同时,大力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向乡镇派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17名,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城乡全覆盖”。三是创新治理方式,建设智慧城管。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投资1400万元建成了盐池县数字化城管系统,覆盖县建成区14平方公里,涵盖花马池镇、街道办20个社区(村),联通31个职能部门。整合84名专职网格员对接建成区54个基层网格,利用综治信息平台和手机APP,按照闭合式事件处置运行机制,实行“发现、受理、处置、办结及反馈评价”一站式城市管理服务,形成了集科学化、精细化、网格化、智慧化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存在问题
一是新型城镇化关键资源要素紧缺。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保障脱贫攻坚等方面,乡镇发展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农村人口进城发展意愿不够强烈。同时,由于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不强,对企业、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够,乡镇建设方面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二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不全。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可行的城市管理执法标准体系,没有对执法自由裁量权进行详尽的量化、细化,城市管理体制仍不健全。三是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还需加强。作为空间规划编制非试点县,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急需抽调技术骨干力量组建空间规划编制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联动机制。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紧密配合推进,要通过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共同推进工作的合力,确保按期完成改革任务。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创建工作力度。按照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要求,继续把各乡镇共性产业如滩羊养殖、小杂粮种植推向纵深,并加大横向产业链的探索力度。通过引导生产与经营同类及相关行业产品的生产型或商贸型企业向专业产业园区聚集,形成资金流、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扩散和汇聚,支撑乡镇发展。
(三)加强城市综合执法体系改革。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人员按照或参照公务员标准进行录用和管理,并加强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完成执法人员整合、干部轮训和持证上岗工作,并配备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装备和设施,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全力推动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加大与区厅相关工作的对接力度,争取得到业务指导。同时,加快非试点县空间规划相关工作进度,完成盐池县空间规划技术审查及审批等工作,并建立空间规划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