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宁建函〔2021〕285号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第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高广胜、师淑莲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明显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持续攀高,人车争道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厅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指导各地加强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比例,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指导做好慢行系统规划。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内容,我厅指导各地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科学编制步行和自行车慢行系统专项规划。各设市城市于2015年前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编制。首府银川市按照主廊道、连通道、环城自行车道3个等级,在银川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约610公里的自行车道,有力支撑了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二是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改造。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慢行系统建设改造。通过在城市次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支路,合理设置机非护栏等设施,防止机动车穿行自行车道或进入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在建成年代较长的路段,通过拓宽机动车道,增设步行、自行车道,增加防护栏或以绿化带隔离等方式实现机非分离,各行其道,避免人车抢道。在改造过程中,加强自行车停车点、沿路路灯、休息座椅等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慢行系统使用。同时,指导各地在实施河道治理、公园绿地提质改造、道路更新改造等项目过程中加强城市绿道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建成城市绿道1100余公里。银川市围绕提升出行环境,保证群众出行安全等方面实施了一批慢行绿道项目,对12条城市主干道路进行拓宽,新增慢行道108.28公里。2021年,重点实施治平路(凤凰街-清和街)、凤凰南街(长城路-宝湖路)、北安巷(北京路-海宝路)、湖滨西路(民族街-凤凰街)4条道路改造项目,新增慢行道12.6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城市慢行系统投入力度。指导各地切实履行城市建设和功能提升主体责任,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投资支持,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为促进银川都市圈互联互通,自治区财政安排4526.52万元,用于支持国道110线暖泉至镇北堡段改建工程建设,主线东侧增设慢行道21.62公里,方便了居民出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您们的意见建议,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查找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切实抓好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一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引导各地从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向内涵提升转变,进一步强化深化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统筹城市机动车道与步行、自行车道规划,倡导“慢行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全方位体现“以人为本”。加强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公交站点、过街设施等专项规划衔接,优化慢行系统设计布局,结合城市道路利用现状,将人车抢道矛盾突出路段纳入改造计划,因地制宜编制好慢行系统规划。
二是鼓励探索多渠道筹资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慢行系统建设。同时,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三是加快城市绿道建设。指导各地及时编制绿道专项规划,按照《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明确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实施计划。建立绿道管理维护制度和安全巡查制度,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绿道进行管理维护,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发挥城市绿道在环境改善、运动健身、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和经济带动等方面的功能效益。
衷心感谢您们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8月30日
联系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
联系电话:0951-5017270
抄送: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