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宁建函〔2023〕672号
鲍菊艳、刘彩凤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主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调研先行,摸清排水能力现状
坚持以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和修复为抓手,指导各地结合新建排水管网,系统谋划和统筹布局,合理安排管网走向、分区、管径,新建城区同步实施管网建设,逐步消除老旧城区、居民小区等管网空白区。深入摸排排水设施和应急能力,对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接的雨污水管网,全面开展改造和疏通养护,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确保排水管网功能完善、排水通畅,改善城市安全运行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城市排水管网总长度4357.2公里,雨水管网长度913.6公里,污水管网812.9公里,雨污合流管网长度2630.7公里,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率为20.9%。建有城市排水(涝)泵站82个,排水能力156立方米/秒。城市自然水体调蓄能力14968.3万立方米,人工雨水积蓄设施30座,可积蓄水量为23840.8万立方米。全区共有排水防涝应急队伍人员880人,车辆158台,共配备移动式大型泵车(排水量500立方/小时以上)9台,总排量7900立方米/时,中型车载泵(排水量200至500立方米/小时)55台,总排量17470立方米/时,小型抽水泵(排水量200立方米/小时以下)73台,总排量5585立方米/时,储备水泵、水带、电缆等小型应急物资,基本构建了“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二、争取资金支持,推进排水设施建设
近年来,支持指导固原市推进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我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为国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022年4月,会同财政厅在全区开展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确定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为省级试点城市,分三年下达自治区补助资金3亿元,力争通过三年集中建设,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雨污分流治理得到明显提升。2022年5月、2023年6月,支持指导银川市、吴忠市分别成功获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第二、三批示范城市,三年可分别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银川市计划投资海绵城市建设38.9亿元,现状雨水资源化利用量为4万立方米,示范期末预计全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不低于17万立方米。吴忠市计划投资31.9亿元,实施8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示范期末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到55%。2022年,会同财政厅组织各地谋划申报48个项目,分配6.06亿元一般性地方债资金用于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近七年来,累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7608亿元,支持吴忠市排水防涝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17个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全区排水设施建设。2023年7月,申报2023年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经费2.26亿元,申报2024年至2026年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经费28.8亿元,指导各地加大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三、制定技术规范,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
督导各地严格执行《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科学设计实施室外排水设施工程,严格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雨水径流控制,有效防范城市内涝灾害和水污染,促进水资源利用。2019年以来,先后编制印发宁夏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案例图解手册》《标准图集》等标准规范,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案例借鉴、建设参考和技术支撑。各地全面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科学推进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在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城市水系等建设改造中,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改造后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雨水滞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银川市统筹流域、城市、社区三个层级,准确把握海绵城市建设内涵,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石嘴山市在自治区定额资金补助基础上,投资3424万元,实施了大武口区恒源小区、石嘴山火炬广场等改造项目,排水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提升。吴忠市计划3年内投资约28.99亿元,实施南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收集、城市北片区和西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宁河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城市住宅小区改造等项目,切实提升建成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率。2023年5月,组织银川市、石嘴山市和吴忠市严格技术规范标准,全面开展绩效自评估。2023年5月,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对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绩效评价,督导银川市进一步完善方案计划、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项目进度,积极整改落实专家反馈问题,确保示范成效,为其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树立样板、提供经验。
四、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雨污分流治理
2019年以来,全区已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1.53万户(套),累计完成投资55.1亿元,惠及群众50余万户。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内涝治理等各类资金项目,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2021年改造的390个小区中有63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排水防涝设施投资2.43亿元,进一步完善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2023年6月,制定印发《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着力构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在加强雨污分流改造的基础上,同步改造雨水排口、截流井、阀门等附属设施,确保标高衔接、过流断面满足要求。银川市实施排水管网及泵站建设工程14项,新增调蓄容积19万立方米,进一步完善建成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石嘴山市实施项目20个,新建改造排水管网45公里,有效提升排水防涝能力;吴忠市对3条主次干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网15.33公里,进一步提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水平;固原市新建排水管网51公里、雨水管网64公里,基本形成市区雨水管网体系,雨污分流率达到75%;中卫市实施项目7个,新建雨水管网10.88公里、污水管网6.45公里,有效提升了区域雨污分流和排水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银川市、吴忠市实施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建设为契机,结合城市更新、四类管线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大雨污分流治理,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