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正文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人: 文章来源: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阅读量:

我要打印         关闭

A

〔公开〕

宁建函〔2023686


杨莹委员

提出的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制度落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自治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安排部署,协同有关部门,以构建投放、收集、运转、处置全链条处理体系为重点,出台政策、明确标准、完善设施、试点引领,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区共建成焚烧发电厂5座,垃圾填埋场153个(其中农村124个),厨余垃圾处理厂8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及企业、站点71家,危废处理企业66家。垃圾转运站43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为31%,资源化利用率约45%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方式”的建议

一是明确分类标准。我区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范标准实行生活垃圾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四分类标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建城〔202093号)要求参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我区制定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建发〔202124号)明确全区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同时,会同市场监管厅编制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类别、源头减量、分类投放与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处置、分类管理等标准。二是规范分类投放方式。推动投放收集设施扩大布局,不断优化各类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桶站等设施配置,全区共设置垃圾分类投放桶点11.9万余处,升级改造投放桶站6300余处;设置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1950余处,定制废旧衣物回收箱或智能回收箱等可回收物设施3500余台,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6处,垃圾投放收集设施不断健全。三是因地制宜逐步推行。在城市,充分考虑全区末端处理能力差异,对具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能力的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不具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能力的固原市和中卫市暂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含厨余垃圾)三类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农村,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或处理)、县处理的基础上,创新确立了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分类治理模式,坚持先保基本治理、后提高分类水平,通过采取上门分类收集、定点分类投放及治理主体合作、市场运营、积分引导等方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初显成效。四是提高分类处理能力。根据垃圾的分类情况,其他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和无害化填埋处理;可回收物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中心或回收利用企业分拣压缩,打包后运往外地加工利用;有害垃圾依托垃圾分拣站点或暂存点简易分割存放后由专业危废处理企业收运处理;厨余垃圾通过密闭化厨余运输车辆统一收运后进行油脂、固形物和液体利用,固相部分生产成饲料添加剂、肥料、沼气,液相部分加工成生物柴油。

(二)关于“加强垃圾收集终端设施建设和有害垃圾收集处理”的建议。

一是推进分类转运设施设备配套。城乡建设同步规划配建垃圾分类转运设施,目前全区共建成垃圾转运站438座。加快构建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四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合理确定生活垃圾收运站点、运输频次、时间和线路,形成四类垃圾、四种车辆、四条线路的分类运输方式,目前全区配置四分类运输车辆3380辆,保证垃圾及时清运。二是加快末端分类处理设施优化建设。全区共建成焚烧发电厂5座,垃圾填埋场153个(其中农村124个),厨余垃圾处理厂8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及企业、站点71家,危废处理企业66家,目前我区已实现五个地级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覆盖。三是做好有害垃圾收集管理。银川市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6处,其他市县有害垃圾依托垃圾分拣站点简易分割存放,再由专业危废处理企业收运处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增强法治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地级市立法,推动银川以外的四市启动立法程序。不断加强《自治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及新修订的《自治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宣贯落实,推进垃圾分类知识和法规政策制度宣传普及,以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唤醒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加大执法力度,督促垃圾分类治理企业全面履约、责任单位和个人全面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严肃查处混收混运、垃圾下乡等违法行为。

(二)细化标准规范。编制《自治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指导全区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安全运行管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环节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管理系统,推进环卫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垃圾分类全场景智能监管,提升垃圾分类处理全过程监控能力、预警能力、溯源能力、处置能力。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形势,通过制作动漫、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依托各类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选树推广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开放一批垃圾分类科普场馆,鼓励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设立公众开放日,提高垃圾分类的科普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发挥好我区入选全国的分类达人、科普基地等作用,推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普及,激发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到位。

(四)补齐生活垃圾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银川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扩能提标改造,固原市、中卫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积极向住建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和县级地区小型焚烧的试点项目。

(五)持续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按照先保基本治理、后提升分类治理工作思路和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分类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按照《宁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乡村年度复检复评与升级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活垃圾示范带动,分类治理模式,通过上门分类收集、定点分类投放,以及治理主体合作、市场运营、积分引导等方式,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由点向面扩展,构建以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到25%,力争2023年底达到30%

感谢您对市容环卫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