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宁建函〔2023〕703号
茹小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癫狂柳絮随风舞,飞絮扰民须根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杨柳飞絮治理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广大市民对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很高。近年来,我厅持续关注并积极推动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减少飞絮对城市的不良影响。今年,继续将杨柳飞絮治理纳入重点工作计划,按照您的提案建议,学习借鉴外省工作经验,组织园林绿化专家座谈交流,及时制定印发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杨柳飞絮治理的通知》(宁建<城>发〔2023〕13号),并结合园林城市复查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实地督导,推动各市、县(区)扎实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高度重视杨柳飞絮危害
杨柳飞絮是包裹着种子的絮状绒毛,本身无毒,但飞絮高发期间对市民群众健康、安全、出行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影响交通安全。杨柳飞絮高峰期间,飞絮经常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致使开锅熄火,同时满天飞舞的白絮遮挡司机和行人视线,影响行人视物,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影响环境质量。杨柳飞絮高发时,白色絮状物布满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造成城市环境卫生差。三是影响市民身体健康。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会时常飞入市民群众的眼睛、鼻孔,使人们感到不适,易过敏人群接触导致皮肤过敏,出现小红疹、脱皮、红肿和瘙痒,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四是存在火灾隐患。杨柳飞絮是易燃物,在接触烟头等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堆积在道路两侧、城市绿地中,严重时路边、绿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色的飞絮,常有因飞絮燃烧而引发绿篱火灾的情况发生。五是干扰正常工业生产和科研活动。飞絮会对仪器设备运转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影响精密仪器设备测量准确性等。
二、我区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我厅指导各地强化属地管理,不断创新杨柳飞絮治理模式,采用短期防治和长期防治相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系统地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工作,治理成效初显。2023年全区各地主要城市道路主干道、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地杨柳树总规模144.74万余株,采取各种治理方式治理杨柳树110.56万株。
(一)源头治理,优化树种结构。指导各地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时,严把苗木品种的选择,优先选用同规格杨柳树雄株,做到“控制总量、减少存量、禁止增量”。对苗木退化、长势弱的杨柳树雌株进行替换,积极选用适宜的乡土树种,不断丰富树木物种,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从源头上解决杨柳飞絮问题。2023年,全区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中累计替换病、弱杨柳树雌株0.8万株。
(二)喷水湿化,强化日常管理。为更好的做好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各市、县(区)园林、环卫、市政等部门,利用高压喷水车、雾炮车等专业车辆,对杨柳树树冠进行喷水湿化,将即将成熟的飞絮直接打湿落地,减少飞絮在空气中的扩散量。在飞絮期间,环卫、园林部门等部门对地面进行湿化,对固定、凝滞在路面和绿地内的飞絮进行不间断的清除,防治地面落絮二次飘飞,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和火灾的发生。在春秋季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对城市绿地内长势弱、景观效果差、枝条过密的杨柳树进行修剪整形,减少枝条数量,降低飞絮总量。
(三)化学防治,抑制花芽分化。各地治理杨柳飞絮过程中,在杨柳树树干处采用注射“抑花1号”“飞絮一插净”等化学飞絮抑制剂的方式,通过化学药物作用抑制杨柳雌株花芽分化,预防第二年度杨柳飞絮产生,从而减少杨柳飞絮总量。2023年,全区采用化学方式防治杨柳树4.9万余株。
(四)物理防治,减少飞絮时间。利用高分子凝聚物、凝固剂、成膜剂等等物理成膜剂,在飞絮发生期喷洒在杨柳树冠,形成一层紧密的保护膜,防止飞絮漫天飞舞。成膜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成膜后植物叶片仍可正常呼吸,不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可促进花絮成熟,缩短飞絮期。2023年,全区采取物理防治的杨柳树种共计26.06万株。
(五)强化宣传,树立正确引导。为正确引导市民群众科学认识杨柳飞絮和做好自身防护。在杨柳飞絮期间,全区各地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和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及时发布杨柳飞絮相关知识和治理措施,提高市民群众正确认识杨柳飞絮。通过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飞絮防护建议,引导广大群众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进行户外锻炼等室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居家期间,请注意关闭纱窗,避免飞絮飞入室内,不断增强市民群众防范火灾发生和自我防护意识。
三、杨柳飞絮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难度大。各地杨柳飞絮治理多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喷水清扫,连续多年实施化学药剂防治对树木也会造成伤害,防治成本较高。加之杨柳树分布范围广、树体较大、防治设备不足、相关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少,全覆盖防治难度大。
(二)治理资金不足。各地园林绿化养护单位防治杨柳飞絮的机械、人工、药物、技术培训等相关费用仅靠绿地养护经费难以满足,杨柳飞絮治理资金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厅将持续关注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树种结构。指导各地科学选择和配置树种,在保证绿地绿地景观效果、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少配置或不配置连片集中的杨柳树,若需要配置,尽量选择无絮或少絮的杨柳树种。对已有的公园绿地、杨柳树行道树结合防治措施,适时开展合理的整形修剪,控制过大的主枝冠幅,减少花絮量。二是强化部门协同,集中防治飞絮。杨柳飞絮防治工作必须强化以政府为主导,部门相协同形成联防联控长效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园林绿化部门强化与林草、城管、市政、环保、气象等部门配合协作,建立部门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增加资金投入,丰富防治措施。指导各地设立杨柳飞絮治理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开展杨柳飞絮防治技术研究,持续改进现有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培养专业化防治队伍,不断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水平。同时,储备相应足量的防治药剂、设备,确保每年杨柳飞絮期间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8月31日